不仅如此,他还“早恋”,谈了一个叫徐晓璐的女朋友。两人从初中谈到高中,上高中时,由于两人不在同一所学校,你侬我侬不太方便,徐晓璐就特意转到了邓伦的学校。
爱情的浸泡,青春叛逆,让邓伦的学业一落千丈,一转眼高考就近在眼前了。逐渐接受姥爷去世的现实后,邓伦在父母的劝解下,为实现姥爷的遗愿,争取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被转学到另外一所高中,终于迷途知返,准备重新努力读书。
但青春期的放纵也是有代价的,落下的功课太多,任凭邓伦如何努力补习,想凭文化课考上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都是一件极其希望渺茫的事情。
为了达到目的,邓伦很快找到了一条捷径。
三、
为了弥补文化课成绩的不足,邓伦决定以艺考生身份考大学。
他还报了一个影视培训班,开始临阵磨枪。好在邓伦自身条件好,长得不错,加上老师教得用心,邓伦学得也很努力,便有惊无险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与莫小贝、王莎莎、郭晓婷等人成了同班同学。
很快,邓伦就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广告,赚到了1500块钱,能交上戏一年的住宿费。邓伦拿着这笔钱很兴奋,他觉得自己终于能够赚钱回馈父母了。
可是,一转念,他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要想赚更多钱,还得凭演技。当时正在上戏念书的邓伦想接一个广告并不难,想要找一个剧组磨砺一下自己的演技却很难。
在中国演艺界有一个说法,演艺圈分为北京和上海两大中心。北京主要负责拍影视剧,上海主要拍话剧和广告。
后来有朋友打电话给他,让他去北京发展。19岁的邓伦思考良久,终于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的邓伦只能住在八十块钱一天的地下室里。每天一早就背上一包简历,四处找剧组投简历。
因为毫无人脉资源,邓伦只能用这种“广种薄收”的方式。好在有上戏的学历背书,没过多久他就接到人生中的第一部戏《花非花雾非雾》,与童星出道的杨紫饰演一对情侣。
《花非花雾非雾》是琼瑶剧。虽然那时琼瑶已经没有了往日荣光,但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邓伦来说,无异于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第一次进组的邓伦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点陌生。他不知道如何面对镜头,也不知道如何走戏,甚至剧组的潜规则或者专业术语都知之甚少。
更糟糕的是,还有人说他不适合当演员,这让本来就不自信的邓伦有了另谋生路的想法。
好在杨紫天生是个自来熟,她一边表演,一边带着邓伦熟悉剧组的环境,手把手教他演戏。
尽管有时邓伦演完之后,大家都会哄堂大笑,但他很快就融入到剧组环境中,有贵人杨紫的加持,他自己也格外努力,竟一点点摸索出了一些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