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庆嫂经典唱段唱词,阿庆嫂的唱段完整版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7-31 03:32:33

这是阿庆嫂的核心唱段,它表现的是阿庆嫂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该如何关照伤病员时的焦急心情,这种焦急的心情,是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现给听众的。其背景在唱词中交待的很清楚,“亲人们粮缺药尽消息又断”、“刁德一他派了岗哨又扣船”。唱词中一连三个“怎么办”,把阿庆嫂的这种焦灼不安的情态表现的十分充分。

在困难的条件下,阿庆嫂却充满坚定的信念,相信有党的教导,有群众的智慧,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渡过这一难关,体现了阿庆嫂的乐观态度和坚定的必胜信念。

阿庆嫂经典唱段唱词,阿庆嫂的唱段完整版(5)

艺术特色分析

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唱段的第一句便十分精彩,它既是写实,又具有象征意义。写实,是对阿庆嫂当时所处的天气情况的真实描写,风刮的紧,雨意很浓,乌云滚滚,天空显得很低。这是暴雨来临前的典型物象特征。这句词,与唐代诗人许浑《咸阳城东楼》一诗中的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有着极其相似的意境。象征,是指当时阿庆嫂所面临的形势非常险恶,敌人增设了岗哨又扣下了所有船只,令阿庆嫂脱身不得,无法与芦苇荡中的伤员取得联系。这一句的象征意义更大于它的写实意义。

而三个“怎么办”的连用,也展现了和陆游《钗头凤》中“错、错、错”、“莫、莫、莫”同样的架构美。

阿庆嫂经典唱段唱词,阿庆嫂的唱段完整版(6)

怎奈是难脱身,有鹰犬”,这句唱词中的“鹰犬”,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是把敌人比作是鹰和犬,表达出对敌人蔑视的英雄气慨。比喻,是诗词创作中最常用的修辞方法之一。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把愁比作水,取愁的状态“多”和水的滔滔不断的状态之间的相似性作为本体和喻体,增加了诗意的形象性和可感性。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这句唱词中的“鹰犬”,用的是借喻手法。让敌人以鹰和狗的形象出现,寓意为不齿于人类,使憎恶的情感更加鲜明。

与传统人物形象的区别

这里,我们不妨把样板戏中的女性形象与传统京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一下比较。在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中,穆桂英有一唱段也很经典,唱词是:“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这段唱词把穆桂英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很成功,但是,这一英雄形象,总给人以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阿庆嫂经典唱段唱词,阿庆嫂的唱段完整版(7)

俄国文艺理论家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库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的真实是艺术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格,但它必须应符合生活逻辑,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和共鸣。

《穆桂英挂帅》中的“敌血飞溅石榴裙”,词句虽然精彩,表现了穆桂英的英雄气概,但却违背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之间的逻辑关系。试想,战场上的穆桂英,应该是身披重甲,怎么可能会穿闺中的石榴裙呢?因此,这种艺术的真实性便打了折扣,进而,人物的艺术形象也受到损害。

阿庆嫂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内心活动还是外露的语言上,都散发出很浓的生活气息。阿庆嫂的人物形象,更让人感到真实可信。这一经典唱段,有力地刻画出阿庆嫂这一机智、勇敢,为革命事业又不畏艰险的女性英雄形象。同传统京剧中的女性英雄形象相比,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有血有肉,更为大众所接受,艺术价值更大。

阿庆嫂经典唱段唱词,阿庆嫂的唱段完整版(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