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青年》剧照
但真正的发展起于改革开放之后。它见证了电视这一媒介从人声鼎沸到危机重重,更建构起了中国社会不同阶段的文化记忆,从精英的、粗粝的精神寄托到流行的、精致的情感追求。
很多80后90后称呼自己为“电视剧儿童“,他们是在电视机前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他们来说,电视剧是最柔软的娱乐工具,也是最坚硬的价值堡垒。
到今年,中国电视剧刚好走过了60年,也随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走过了40年。国剧的繁荣目前已成为公认事实,可人们总觉得当下的电视剧与80/90年代相比似乎遗失了什么。我们眼见着流量明星占据电视荧屏,戏骨名导的电视剧作品口碑滑坡……微博网友对此调侃:“流量常欺客,戏骨多误身。”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产剧的发展还需要经历转型的阵痛。
《蹉跎岁月》剧照
序幕:1978-1982
是童年阴影,也是新时代先声
1979年9月这天的深夜,一辆越野吉普车冲破了A城的宁静。在警笛的鸣声之中,公安局侦缉科长王川带领一行人驶向一处新式大楼。目的地,十楼3号,有人报案。
绕过在案发现场门外等待的群众,王川一把推开门,只见室内烟雾腾腾,单人床上躺着一具烧焦得难以辨认的尸体。
电视剧《玫瑰香奇案》(1979)改编的连环画。
以上场景发生于1979年上海电视台首播的3集电视剧《玫瑰香奇案》。该剧改编自同时期震惊上海滩的真实案件。多年后的今天已没有多少人记得清剧情内容,可剧中的焦尸却成为了那一代上海人的童年阴影。
“1981年,7岁的我坐在家属大院里,跟几十个邻居一起看大院里唯一的一台电视。这时候,一部让我在其后两三年,常常从梦中惊厥而醒的电视剧出场了。27年之后,我仍然能清楚记住的,是那具尸体是被撒上香蕉水烧毁的……而真正让我多年夜不能寐的,是那具被烧了一半,露出森森白骨的尸体……”——网友回忆
在《玫瑰香奇案》首播11年后,该剧的导演郭信玲又执导了一部被80/90一代视为童年阴影的古装神话剧,90版《封神榜》。炮烙梅伯、妲己挖眼、哪吒割臂……这部电视剧一如她最早尝试的《玫瑰香奇案》,在表现恐怖镜头时粗粝而直接。
不过《玫瑰香奇案》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粗粝的镜头美学,也不在于主演们的后续故事——该剧两位主演曹秋根和黄达亮在2001年琼瑶剧《情深深雨濛濛》中再度合作,分别饰演李副官和秦五爷。从行业史角度看,《玫瑰香奇案》是中国影视工作者对电视剧连续剧的首度尝试,尽管它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连续剧。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连续剧是王扶林1981年执导的《敌营十八年》,但它与1978年前后出品的电视剧一道,成为新时代的先声。
早期电视剧作品经常因为粗制滥造和内容出格而招致批评,尽管如此,观众仍然无法抵挡那四四方方的屏幕传递的黑白影像的迷人魅力,各地电视台也意识到电视剧对受众强大的吸引力,纷纷试水电视连续剧的创作。被压抑许久的文化消费需求带动了电视剧的迅速发展,很快,国产剧便步入了属于它的快速发展期。
第一幕:1982-1990
所有的经典都曾经流行:精英主导的80年代
当《西游记》的序曲《云宫迅音》响起,所有人的西游情结都会被唤起。
那个年代,大街小巷都弥散着《西游记》的气味:粗制滥造的塑料金箍棒,唐僧牌香菇块,还有在笔盒里、书包里随处可见的贴纸。作为神话的西游故事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个关乎生活的“神话”。然而1986年正式播出的《西游记》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神话”:一位摄影师、一台摄像机、六年时间,拍摄《西游记》的过程不比师徒四人西行途中遭遇的磨难少。
所幸,结果是好的。1986年播出那年,《西游记》创下了89.4%的收视奇迹。
电视剧《西游记》的故事,始于1981年中央文艺部会议。当时中央电视台提出要把四大名著搬上电视荧屏,最先提上议程的是《西游记》和《红楼梦》。可创作如此大体量规格的电视剧谈何容易,“文革”结束没多久,电视剧制作的水平跟得上吗?所有人都捏了一把冷汗。
会上,时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洪民生问杨洁,敢不敢接《西游记》?杨洁几乎脱口而出:“为什么不敢?”于是1982年,杨洁执导的《西游记》正式开拍,并于当年10月1日播出试播片段《除妖乌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