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猫晚”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和传统晚会相比,带货晚会一方面保留了明星表演,另一方面包含着大量的广告、福利和抽奖,满足观众追明星看节目的同时,还能享受超低价剁手。以今年11月10日的晚会为例,东方卫视、浙江卫视联合举办的天猫双11狂欢夜预计派送总价值超过5亿元的福利,湖南卫视拼多多超拼夜全场发放10亿元现金红包,苏宁联合北京卫视举办的晚会也有超过20亿红包福利。
虽然热闹,但红星新闻记者也注意到,也有不少网友对于带货晚会并不买账。多位经常在直播间购物的网友表示,直播购物最重要的是参与的气氛和低价的商品。但如果一晚上有几台晚会,用户不可能不停更换频道和平台,这种眼花缭乱带来的购物体验非常差。另外,如果一台晚会不停穿插广告,对于想看明星表演的观众来说,也是很差的体验。
卫视直播与电商直播结合
“综艺秀 电商”
巨头之间的联合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今年被认为是直播购物元年,直播带货,成为2020年的年度热词。今年疫情期间,“宅经济”兴起,也直接刺激了直播的高速发展,固化了用户习惯。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数达5.04亿人,用户群体庞大。预计2020年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将达5.26亿人,而直播电商业规模将达9610亿元,同比增长121.53%。电商晚会在今年的热闹,首先是用户基数大;同时,各大卫视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节点吸引眼球,既展示了自己的平台实力,也对第二年的招商引资有重要影响。对于购物平台来说,他们希望通过卫视,深度下沉三线以下城市,树立品牌;同时,传统的直播购物还是手机小屏为主,购买者以年轻人为主,而各大购物平台也希望联合卫视,以大屏互动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中老年观众。
行业研究专家孟永辉认为,从本质上来看,各大卫视的带货盛典其实与今年表现抢眼的直播带货没有什么两样,它们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带货本身。卫视直播与电商直播的结合,遵循的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当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在电商身上找到结合点的时候,正是电商行业从传统意义上的电商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这些此起彼伏的电商晚会,似乎又看到了电商玩家们为了最后的流量红利而在做最后的一搏。所谓的购物晚会盛典,仅仅把直播带货从线上做到了线下,而没有找到更多新的方式来转型。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刘祥认为,“综艺秀 电商”的形式入局直播带货,这就是直播综艺化,这种形式的出现说明直播带货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开始出现巨头之间的联合。这种巨头既包括一线的播出平台,也包括头部的主播、电商平台。高质量的内容生产配合品牌电商的高质量服务,是未来直播带货的主要发展趋势,这就注定直播带货以后的战场是巨头之间的游戏,是少数机构才能入局获利的牌局。
部分电商晚会海报
用户满意度不算高
消费者还应理性消费
最新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2亿,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09亿,是2020年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有15.7%的用户曾因观看网络视频和直播节目购买产品,其中超过五成用户的花费在500元以上。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有数据显示,用户其实对网络直播购买的产品满意度不算高,仅有51.5%的用户表示满意。今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采访的人员中,有60%多的消费者表示会在直播购物中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商品,但多数人对直播购物中主播虚假宣传、夸大其词表示不满意。
从这一数据来看,不管是直播带货还是带货综艺化,作为消费者应该理性消费,提前做足“功课”,不被各种“假优惠”陷阱误导;主播、明星和平台则必须把好质量关,不要虚假宣传;各平台也要加强自律,监管部门依法监管,缺一不可。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