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必须会方言
为什么会把方言识别放在第一位?虽然我们的父辈有数十年工作生活的“经验”,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普通话,能够操着一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去对语音助手“小T”发出指令。就像你现在让重庆人来念“牛年大吉”会被识别成“榴莲大姐”一样,不标准的普通话还不如方言。
而在TCL C12上,我们可以选择普通话之外的5种方言,包括四川话、广东话、河南话、陕西话以及东北话,都是我们熟知的方言类型。
如果按照普遍的思维来看,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通过遥控器上的设置来切换语言,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指令来切换到四川话:“小T小T,切换到四川话。”
然后我们就能用四川话愉快地与电视进行对话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T在切换为方言之后响应仍然是普通话,不过在搜索结果的反馈上会全程使用方言,影响不大。
②会讲冷笑话
紧接着上个操作,我们尝试用四川话让小T讲两个冷笑话,当然笑话本身可能没什么亮点,我们看中的是小T的能力。
部分电视的语音助手与其说是“助手”,不如像是一个语音指令收集器,它会根据指令在网页上进行搜索并且将结果进行聚合,也就是可以认为语音助手本身是没有训练模型的,对于以场景化服务为主的智能电视语音助手来说是比较落后的,TCL C12这一关是算是过了。
另一方面,与用户之间流畅且带有一定温度的对话,是语音助手智能化的另一个标准。我们用两种不同的对话来询问小T的年龄,小T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你今年多大了?”“女孩子的年龄向来都是保密的。”
“你多少岁了?”“女孩子永远是如花似玉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