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我们对儿童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体罚早就应该成为弃之敝履的糟粕。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更应该走在教育的前沿,对孩子对学生也应当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用不会伤害到孩子的更好办法来践行温暖而有效的教育。
而戒尺,在新时代应该有新的意义与作用。
何为戒,何为尺戒尺,“戒”意为警戒,惩罚;“尺”为尺度,标准。合起来说应该是指有尺度的惩罚。
有人说,老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当面对学生的犯错与违纪,应当拥有惩戒的权利,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并走出误区。
可是,这个惩戒必须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合理合法而且有度。就像小时候我们犯错,母亲只需瞪一眼,就能让我们立刻改正错误。
旧社会,戒尺是老师行驶惩罚的工具。可到了如今新时代,戒尺应该成为一种悬挂在老师心中的标尺,通过这个标尺告诉我们,当孩子犯错时,我们的教育惩戒应该是有度的。
要知道,纵使是使用戒尺惩罚学生的旧时代,惩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可是眼前这位老师,面对着一个只有五岁半的小孩,居然能下如此狠手,试问她真的是想让孩子越来越好吗?
也许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向孩子们宣誓自己的威严,是为谋取让自己更轻松顺利讲课的私利。这样的惩戒,比之mo gui不遑多让。
比戒尺更好的,应该是爱台湾著名文学家刘墉的孙子在犯错时,会主动拿出“家法”,请爷爷“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这是一份惩戒,更是一份无言的爱。
对于孩子们来说,任何“戒尺”的惩罚,都比不过老师或家长一个温暖而严厉的眼神。而作为老师,面对孩子们的犯错,应该要做的不是粗暴的惩罚,而是温柔而坚定的劝导与警示。
粗暴的惩罚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甚至给他造成严重的心里阴影。就像被打得脸上嘴上到处红肿的小豆豆,她的心里伤害又有谁能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