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京剧主要是以唱、念、做、打为表现形式,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 (龙套) 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分老生 (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 (青衣)、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分为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功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分为文丑与武丑。
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的,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可以分成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孕育期 (公元1790年—公元1840年)
清乾隆五十五年 (公元1790 年) ,徽戏开始进京。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史称“四大徽班”(四大徽班从扬州进京)。四大徽班和以后陆续进京的徽班,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而且“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
到了乾隆末年,流行于湖北一带的汉剧开始入京,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所以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
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融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让京人接受。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形成期 (公元1840年—公元1880年)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 (公元1840年—公元1860年) ,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为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黄、西皮为主;标志之二为行当大体完备;标志之三为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标志之四为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
第三阶段:成熟期 (公元1880年—公元1917年)
这段时期,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汪桂芬演唱雄劲沉郁,悲壮激昂,腔调朴实无华,有“虎啸龙吟”的评道。他因“仿程可以乱真”,故有“长庚再世”之誉。孙菊仙,18岁时选中武秀才,擅唱京剧,常入票房演唱,36岁后投师程长庚。他嗓音洪亮,高低自如。念白不拘于湖广音和中州韵,多用京音、京字,听来亲切自然。表演大方逼真,接近生活。
第四阶:鼎盛期 (20世纪20年代)
1927年,北京《顺天寸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的选举结果为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的称号。“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