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馨心斋主
明荣辱,知敬畏
文/甘海斌
明荣辱,就是要知晓荣誉和耻辱。古人言:“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是劝诫人们多做荣光之事,拒绝苟且蒙羞行为,知荣知耻。
知耻,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指的是个人通过自己内心的省察而产生的羞耻感。孔子曾以“行己有耻”来表述士人之行,也就是说要以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动,自己认为羞耻的事情就不会去做,这是知耻的重要意义。知耻则有所不为,若不知耻则无所不为,知耻是君子之行的一条基本的道德约规。
孔子言:“知耻近乎勇。”朱熹对此的解释是,“勇”指“勉力而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君子必当具备的美德。孟子将“知耻”称为“羞耻之心”,将其作为人皆有之的“良知”。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知耻观念,并且对荣辱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将“知耻”作为人生修养的要则。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并且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可见,知耻与否不仅关乎个人之善恶,亦系于国家之荣辱兴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管仲之口。在《管子·牧民》的原文里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的引文中改动了一个字:“则”改成了“而”,就有了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一般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史记·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释义为: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君王的享用有一定制度,六亲就紧紧依附;礼、义、廉、耻的伦理不大加宣扬,国家就会灭亡。颁布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头,要能顺乎民心。
“与有荣焉、幸甚至哉”的字词释义:“荣”可译为荣幸、荣誉,由“荣耀”直接引申而来。“与”作“同”的意思。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焉”是个合音词,由“于安”发音而来。“幸”即庆幸,幸运。“甚”是极至,达到极点。哉:助词,表示感叹语气。
“与有荣焉,幸甚至哉”的意思是:因而也感到荣幸,庆幸得很。“幸甚至哉”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表示感叹,一般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可以翻译为:好极了、庆幸得很。
知荣明耻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一贯思想,是立身做人的本质要求所在,所以才有中华文明的衍进和发展。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坚持的“八荣八耻”,是对前人论述的精要总结,仍然是当今廓清迷雾,重塑精神和信仰的思想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