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不得志的根本原因,李白的成功的原因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30 03:51:04

李白一生不得志,是怀才不遇还是另有原因?问题就出在他自己身上

我是大夫觉成,喜欢中华传统文化,欢迎大家关注我,共同学习进步。

李白一生不得志的根本原因,李白的成功的原因(1)

李白举头望明月

01前言

李白是千古奇才,又出生在史上人称"开元盛世"的大唐鼎盛时期,正是人才辈出,国家用人之际,为什么李白一生都郁郁不得志呢?这与李白自身原因密不可分,正应了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02李白一生不得志,问题就出在他自己身上

李白曾自夸"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道"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说明他小时候不仅聪明,而且还勤奋好学,属于优等生。

但是,李白并没有善待这份聪慧,他选了一条修习道家学说的道路。

李白长大后,不是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参加国家招才纳贤的考试,应聘走向仕途。而是,迷上了道家学说,爱上了修仙炼丹。曾拜隐士东严子为师,学习道教修行。

李白曾为寻访道士不遇而作诗一首。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正因为从小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也让李白养成了热爱大自然的习性,一生酷爱游山玩水。这种放荡不羁的个性,也为他一生郁郁不得志埋下了伏笔。

1、李白热爱大自然、酷爱游历大好河山

李白出生在一个家境比较富裕的家庭,父母对他宠爱有加,教育也比较宽松,随着李白的心性发展,李白不到二十岁,就因喜爱道教学说,从而热爱上了大自然,爱登山、旅游,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的风景。

有一次在游山玩水之中竟然遇到了一位蜀僧,那位蜀僧正在弹绿绮琴,李白一见此人琴弹得好,琴的款式又和李白崇拜的司马相如的琴一模一样,于是,就请蜀僧为他弹奏一曲,蜀僧欣然应诺。

李白听的如醉如痴,久久不能释怀,即兴作诗一首。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由此可见,李白对游山玩水是多么着迷,为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不仅如此,长期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心境和做事风格,使他养成了不受约束的个性。

导致后来遇到机会,也没能抓住,三年后重新回到游历人生的状态。

2、李白因游历遇到自己的夫人,也算收获爱情,但好景不长

李白一生都在旅游,又没有正式职业,虽然家境富裕,也被他挥霍一空。

李白,从蜀地出发一路游览名胜古迹,好不惬意,每每与人喝酒助兴,不醉不休,挥金如土。

遇到清贫的书生,还会慷慨解囊相助,一年时间,就将从蜀地出发时带出来的三十万金,挥霍一空,到了要借宿人家的程度。

借宿在谁家呢?借宿在安陆的一位朋友家里,并在安陆的白兆山隐居,经常与友人在山中游玩,写下了不少名篇,名声渐渐远播,这给李白带来了他的第一位夫人许紫烟。

许紫烟生的漂亮,又有一位曾身居宰相的爷爷,家境富足,并在官场有人脉。

许紫烟对李白也是一见钟情,许家就请媒人与李白定了亲。但是,提出一个条件,要李白倒插门,李白性情奔放,又赶上自己没有正式职业,已经混到了借居的地步,于是,欣然同意。

婚后接连生了大女儿平阳和长子明月奴,本身挺美满的。但是,好景不长,李白又待不住了,老毛病又犯了,婚后两年多,又带上钱,出去游历去了。

李白一生不得志的根本原因,李白的成功的原因(2)

李白举杯邀明月

3、李白只顾自己游山玩水,家庭责任感极差,不是一个好父亲,这也是他性格有缺陷的反应。

李白一生之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外云游,家务全都交给夫人一人打理,他的夫人有多苦,可想而知。

并且,与友人大量饮酒,导致李白的孩子受酒精影响,智商都有些问题,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灾难。

李白的这种行为,反映出了他的责任感极差。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有好的前途的。

4、李白嗜酒如命,酒后能写出佳作,但也影响仕途

李白是诗仙,佳作都是酒后所出。

有一次,李白与元丹丘、岑勋三人一起游玩,喝酒,结果喝的没钱了,还没有尽兴,李白自己又没钱,就让那两个人将坐骑和穿的貂皮大衣都换成了美酒,继续喝,你说李白多么爱酒如命!此事有诗为证。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从中也可看出李白对酒的喜爱之盛。

这都是李白性格造成的。可以说是一大缺点,这不是有一项能写诗的优点就可以掩盖的,由于身上的众多缺陷,也导致他仕途不顺。

5、李白是典型的性情中人,不善心计

李白是性情中人,遇到合得来的人,千杯嫌少,可以一醉方休。

遇到看不上的人,话都懒得说,在翰林院三年,得罪人无数。

李白好交友是出了名的,经常一边游山玩水,一边拜访友人,曾经为拜访友人不遇而作诗一首。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类似的诗李白写了不少,说明了一个道理,遇到投缘的人,李白可以千里赶去特意看望。

遇到不喜欢的人,李白是拂袖而去。这样的性格,在仕途上怎么会有前途呢?

从情商上说,这就是情商低下,不会做人,得罪人能有什么好结果?

所以说,李白仕途不顺,和他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

6、李白心高气傲,不知处世须外圆内方

李白自持有才,心高气傲,自视极高。去拜访前辈李邕,只因李邕表现得有些矜持,李白就立即写诗表达不满,可谓将自己的心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有诗为证。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在此诗中,李白自比大鹏,将自己对李邕的不满充分表达出来,毫无尊重长者之意。

李白在《侠客行》里更是将他的那种心高气傲之情展示无疑。

《侠客行》

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性格之中的骄傲本色,这种性格做闲云野鹤可以,走仕途的路,是行不通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

7、李白的性格与官场就是两条平行线

李白仗义,视金钱如粪土,随性而为,朋友有难,千金散尽,慷慨解囊,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最后落得穷困潦倒。

当时,要想仕途有所建树,还是要上下活动的,这都需要钱。本来李白家境还不错,可是李白不谙此道,将手里的金钱全都挥霍一空,失去了打点的资本。

而官场上呢,当时就十分流行拜师,成为门生,找靠山,以图仕途顺利。

而李白只顾自己高兴,任性而为,毫无计划,把钱全都挥霍了,失去了入乡随俗,上下打点的机会。

可以说,李白的性格是造成他怀才不遇的重要原因,可惜他自己没有意识到。

李白一生不得志的根本原因,李白的成功的原因(3)

李白画像

李白在天宝元年,被一位知名道士推荐,唐玄宗爱其才名,将李白招致长安,亲自召见,又命其先在翰林供职,等出了成绩,再另行重用。

当时,李白名气极大,写出的文章也是名动一时。可是,好景不长,李白喝喝酒,写写诗还行,在翰林走动,与朝廷的需要格格不入,最后被皇帝"赐金放还"。失去了进一步在仕途进步的机会。

可是,在这三年里,李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问题,总觉得是别人没有给他机会,没有用好他这个大才。

其实不然,仕途不是只会写诗就行的,还要有多方面的技能与本事,才能胜任。

比如,与同事搞好关系就是一门大学问,不轻易得罪人就是一门大学问。

可是,李白一生都活在"自己是大才,处处怀才不遇,命运不公"的心境之中。

他没有意识到,有写诗的才能,不等于有入仕途的才能。

李白的才,偶尔娱乐一下,吟诗作对,还行,这是李白擅长的,谈到为官他就业余了。

所以,领导不会重用他。

他也不走寻常路,不参加选拔考试,游山玩水,想入仕途又找不到契合点,几次入长安都无功而返,最后又去游山玩水。真是禀性难移。

李白的才,全在酒后写诗上了。对生活,对治理国家,没什么大用。

他不是没才,他是诗才,偏才,不是常理意义上的人才,不实用。

诗界少了李白,损失巨大,后人再也看不到那种豪迈、大气、奔放不羁的诗篇。政界少了李白,无伤大雅。

所以,李白与仕途总是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03结束语

人活着,只有一方面突出,其他方面有很大的缺陷,道路选择、性格都出现问题,人生就会出现问题。李白就是很好的例子。

李白一生不得志的根本原因,李白的成功的原因(4)

李白故居

个人观点,欢迎点赞、收藏、关注、评论、转发,共同学习提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