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流浪儿,落魄到当土匪,最后又变成了雄霸三省,拥兵三十万的“东北王”,张作霖的人生,真是大落大起,当真是命贵不可言。
然而,顾维钧找的算命先生,对张作霖的八字所作的谶语,可不止这一句“此人命贵”,而是还有下一句“黎明将至,灯胆将熄。”
确实,张作霖坐上了火车,就相当于坐上了命绝的列车,最后驶向了死亡。
不过,与其说是命运使然,倒不如说是许多因素的积累结果,而在这些“致死因素”中,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日本人的。
与虎谋皮命堪忧虽说雄霸三省,拥兵三十万,张作霖的势力与占有两省的“西北王”冯玉祥,独霸山西的“山西王”阎锡山相比,要强大厚实许多,但是张作霖的处境也挺堪忧的,因为早在他占有东北三省以前,就有另外一双眼睛,盯着东三省许久了。
这双眼睛,就属于一直以来都谋求走出小岛,住上“大陆”,结束憋屈的岛国生活,实现农业、工业、资源,自产自足的岛国,日本。
日本对中国觊觎已久,这并不是什么天然的仇恨,而是因为日本对一块大片国土的“渴望”。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憋屈的国家,因为长达千年的封闭因素,日本的自然社会发展得很慢,我国在唐朝时达到封建统治的巅峰时期的时候,日本还只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小国。
因为人少,战斗力弱,只配给大唐当属国。
日本的“大东亚共荣”野心
而且日本的先天地理条件也确实很差,这个国家五分之四的国土都是高山和丘陵,发展农业的地利条件很差,以至于日本直到现在,粮食需求都还要依赖进口。
正是由于地少人多,所以日本从很久以前,从十八世纪开始,就在渴求有一块大点的陆地。
这也是日本会发起一系列侵略战争的根源,说白了,就是嫌弃自己的地盘太小。
在经历过近代的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借着从其他先进国家学来的技术和基础,发展出了现代军事实力,实力强大了,野心也得到了进一步膨胀。
于是日本先是侵略了朝鲜,随后又跟中国清政府打了一仗,就是甲午中日海战。
但是战争虽然胜利了,各种不平等条约也签订了,但是到底是没有完成侵略殖民的目标,因为日本的几个目标港口,早已经成为了其他欧洲殖民国家的利益了。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又把目光看向了东北。
本来,沙皇俄国战败,日本顺手就会占据北满地区,但是此时的东北,已经竖起了一面新的旗帜,那就是张作霖的东北军旗帜。
等到日本人想插手中国东北的时候,张作霖已经把东北三省治理得井井有条,铁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