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医疗诊断是用来确定个体的具体疾病或病理状态,侧重于疾病病因、病理生理变化等的临床判断。
2、合作性问题-潜在并发症。合作性问题是护士不能独立预防或解决的需要医生和护士共同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多指由于脏器的病理生理改变所致的潜在并发症。其陈述方法为“潜在并发症......”或简写为“PC......”。
3、护理评估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步骤,如护理诊断的确定、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及护理目标的实现。
4、护理诊断的优先顺序,先解决直接危及生命的问题。
5、护理记录采取PIO的方式记录护理活动。P(代表问题)、I(代表措施)、O(代表结果)。
6、舒适是一种主观的自我感受。是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
7、影响舒适的因素包括身体方面的因素、心理方面的因素和环境方面的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又包括物理环境和医院的人际关系环境。
8、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打开共同合作的渠道,是实施护理措施的必要条件。
9、去枕仰卧位用于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以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窒息或肺部并发症;用于椎管内麻醉或腰椎穿刺后6~8小时的病人,以防止颅内压降低引起的头痛。
10、半坐卧位用于心肺疾病及腹、盆腔手术者。作用是减少头面部充血;减少静脉血回流,减轻肺部淤血;引流腹腔渗液至盆腔,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物的吸收;坚强腹部切口缝合部位张力,减轻疼痛。
11、端坐位用于支气管哮喘发作、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病人。
12、中凹卧位用于休克的病人,要求是头胸抬高10°~20°,以增大肺活量,改善缺氧症状;下肢抬高20°~30°,以促进静脉血回流,增加心排血量。
13、头低足高位用于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排出;肺分泌物引流,有利于痰咳出;产妇胎膜早破时,减轻腹压,降低羊水冲力,防止脐带脱垂;跟骨、胫骨结节、骨盆骨折牵引时可利用人体重力作反牵引力。
14、头高足低位用于颅骨牵引,以利用人体重力作反牵引力,还用于颅脑手术后,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15、世界卫生组织对疼痛程度的分级是0级(无疼痛)、1级(轻度疼痛,有疼痛感但不严重,可忍受,睡眠不受影响)、2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3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用镇痛药)。
16、肌力程度分为6级,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2级,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做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5级,肌力正常。
17、一般机体的活动能力分为5度。0度:完全独立,可自由活动;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等);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也需要设备或器械;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18、对疼痛病人的护理分为非药物性镇痛方法和药物性镇痛方法。
19、非药物性镇痛方法:松弛术(放松疗法),集中病人注意力,是全身肌肉放松,消除紧张情绪,可减轻疼痛强度,缓解焦虑,促进睡眠;皮肤刺激;心理治疗;适当的活动;物理镇痛:如冷热疗法,理疗,推拿,按摩等。
20、药物性镇痛方法,第一阶段:适用于轻度疼痛病人。选用非阿片类、解热镇痛类、抗炎类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第二阶段:适用于中度疼痛病人。使用非阿片类镇痛无效时,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氨酚待因、曲马朵等。第三阶段:适用于重度疼痛和剧烈疼痛性癌痛病人。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美沙酮等。
21、休息是指没有任何情绪或精神压力下的松弛状态。
22、睡眠分为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按睡眠深度正相睡眠分为4个时期,梦游症常发生于正相睡眠的第3、4期;异相睡眠出现在正相睡眠之后,异相睡眠对促进精力恢复与智力发展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