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树树
【编者按】:这里是一个怀旧剧场。
仍然清晰记得2001年的7月,那时,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消息,刚刚从电视直播中传来。经历过前一次申办的失败,我们几亿人的努力终被认可,显得弥足珍贵。这种巨大的荣耀和自豪感令举国欢腾,群情激荡。新闻说当日有40万人走向天安门广场庆祝。
正是在这一氛围中,学校破天荒在大礼堂里播放了刚刚上映的《少林足球》。我就是这样第一次看到了这部影片。
这段有点难忘的渊源,大致可以说明《少林足球》曾是一部有着不凡社会意义的影片。事实上在第二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它收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和男配等七项大奖,也并非艺术上有多么巨大的创建,而是对于2000年前后整体已经没落的香港电影市场来说,它都是令人振奋的一针强心剂。
而且,这还是周星驰第一次完全掌控的电影。
《少年足球》海报
其实作为演员的周星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成了市场的保证。随着《赌圣》、《逃学威龙》等一系列票房爆炸的作品获得成功,星爷影坛巨星的江湖地位日益明确。而在演员角色之外,他并不甘心只作一个表演者,更逐渐进入了导演领域,对影片制作过程越来越多加入了创作意见。
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在具体星爷究竟如何细致影响了每部影片的走向。只是从演职员表上,可以看到从1994年开始的《国产凌凌漆》,周星驰和导演李力持开始并署为导演,之后两人又联手创作了口碑颇佳的《食神》和《喜剧之王》。除此之外还有和谷德昭一起合作执导的《大内密探零零发》。
李力持,不仅指导,更在多部喜剧片中也有出镜。他和周星驰一起创作了多部口碑颇佳的影片。有传言说在指导《少林足球》期间,周星驰在片场大骂李力持,导致两人不欢而散……事实上两人后来确实再无合作。
李力持,应该算是对周星驰艺术创作上影响最大的一位导演。他的风格虽然并不如刘镇伟的《大话西游》那么后现代主义与悲悯,但他擅长于在搞笑的桥段中增添上细腻的情感表达。上述他和周星驰联合创作的三部影片都有感人至深的男女情感段落。而他作为导演的《唐伯虎点秋香》和《破坏之王》,也成为星爷历年作品中的代表作。同时这些影片,也为周星驰原本癫狂夸张的喜剧风格,增添上了小人物颇为深情且无奈的色彩。可以说正是李力持的影响,使周星驰在不知不觉中终于将自己表演风格推向成熟。
从《喜剧之王》到《少林足球》,周星驰的表演风格越来越低调。是演技日益成熟的表现。
而《少林足球》,与上一部《喜剧之王》的风格差异明显,可视作周星驰终于摆脱了合作过的导演们的影响,开始追求自己想要的创作方向。
这个创作方向,也基本贯穿了他之后的20年:大致就是以单纯的故事构思,加上武打动作以及电脑特效的设计,构成了卖座大片的商业模式;而从每场戏的内核来说,指挥所有演员完成高度风格化的喜剧表演,形成“无厘头喜剧”的独特节奏。
在商业模式上,周星驰的影片一直有卖点。如同《少林足球》中台词所言:“功夫加上足球,一定是有搞头的”。
整部影片的架构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群退役少林武僧踢足球的故事。他们经历了“重聚组队——节节胜利——遭遇强手——终获冠军”这些阶段,无非也是体育运动片的常见模式。这种全世界都能看懂的故事,加上颇受西方人崇拜的“功夫”元素,以及当年电脑特效的加成,使本片成为了第一部周星驰得以在西方世界获得主流肯定的影片。甚至在十年后,2011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历年最佳25部体育影片”中,本片也获得一席。
对于一个主要靠表情动作、无厘头台词、节奏化念白方式来制造笑点的喜剧演员来说,语言的隔膜原本是他难以走向海外的最大障碍,然而周星驰的第一部影片,就克服了这些困难。可谓是大获成功。正是《少林足球》的成功,获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的青睐,才给了周星驰更大的投资,创作了之后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