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相信你最近也看了许多类似于“一篇教会研究设计”的推文,传播匠后台也收到了许多读者的留言,希望阿匠能推出一期研究设计的内容,最开始我们是真的拒绝的,因为这也算是传播匠课程的“独门秘籍”,我们还是希望能保障所有上了课的匠鹅们的权益。不过一方面实在经不住大家的游说,另一方面希望提供一个确实能帮助到大家的研究设计参考,于是酝酿了这篇推文。
本文将会为大家讲解研究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三种最常见的量化研究设计模板并作讲解,供大家使用。(不仅针对于考试,对本科同学以及刚读研一的同学同样有一定帮助)
关于研究设计一、研究设计的定义及基本内容
研究设计,也被称作为研究计划、研究方案,在英文中都被统称为Research Proposal(RP),而他也有一个我们常见的,特别熟悉的名字叫做——“开题报告”,听到这个名字,你应该会觉得研究设计也没那么难了吧,研究设计和开题报告其实是一个东西,所以步骤和要求也基本相同。都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板块:
1.研究对象
2.选题缘由(研究目的&意义)
3.研究方案(研究方法、具体实施步骤)
*这一板块才是难倒大家的关键*
4.研究结论(书写报告)
*这一步在开题报告中我们称为预期结果*
这四大板块是RP的基本内容,而我们所谓的“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因此会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案”。考试中考察大家的研究设计题一般都是“量化研究”,因为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案会随着实际研究中材料的不断搜集而不断修改,且质性研究难度大于量化研究,没有相对统一标准的研究步骤,考察和评分难度太大。
而量化研究步骤明晰,三种量化研究方式都有着相对统一、标准的步骤,更适用于考试使用。接下来我们将主要先就量化研究的三种方法——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和控制实验分别给大家举例讲解!
二、量化研究设计的通用步骤
只想通俗易懂地告诉你最直白的该怎么做,至于书本语言就去书本上找吧。(建议现在还是别深究了,越看估计越晕,距离考试不到两周,记得怎么做就很好了)
现在我们就来对大家的研究设计做最后抢救:
关于内容分析法一、定义
内容分析法的定义林林总总,我们采用的是在传播学领域确立内容分析合法性地位的贝雷尔森1952年的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客观、系统、定量地对显性传播内容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
二、类型
其基本类型主要分为两种,单纯描述研究&比较研究:
单纯描述研究是指通过一个时间点的单一样本数据收集和分析来描述其内容特征。
eg:“钓鱼岛事件中《环球时报》的民族主义呈现分析”。
比较研究又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截面研究,前者指两个及以上时间点或者一个时间段内的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eg:“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国家*形象的呈现分析”;
后者指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对不同媒体的内容特征进行比较
eg:“杭州保姆纵火案的新闻框架分析——以《钱江晚报》和《中国青年报》为例”
三、具体步骤
具体步骤我们就来做一道真题给大家呈现,模板之后会为大家进行关键点解析。
例题:(川大,2019)请按照内容分析法的要求,就课题“《人民日报》对公务员形象的塑造”完成研究设计。该研究设计须包括研究假设(或者研究问题)、抽样方案、主要变量及其操作化。
“《人民日报》对公务员形象塑造”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公务员在《人民日报》中呈现的形象是怎样的?与现实形象有着怎样的关系?《人民日报》是否以及如何完成了公务员媒介形象的建构?公务员形象是否随着时间变化发生了变化?如果是,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研究假设
H1:公务员相较于其他人物更多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之中。
H2:有公务员的新闻更多地出现在报纸重要版面。
H3:《人民日报》中的公务员形象主要以正面形象为主。
H4:在报道议题上,公务员主要出现在政治、经济等硬新闻中,随着时间推移,在软新闻中出现的频次上升。
H5:在新闻中,男性公务员比女性公务员更频繁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而且男性更多地作为了主要新闻人物出现。
(PS:其实要写完整还有很多,暂且写这么几个,考试的时候不一定假设要全部写完,基本能覆盖题目要求和你的问题即可,3-5个均可)
(三)抽样方案
所选总体为《人民日报》自1948年创刊到2019年间的报纸,考虑到报纸内容以星期为单位周期性变化,为更好地反映总体情况,本研究采用构造周抽样法,每年抽取2个构造周的样本,一共得到142个构造周的样本以便更可靠地反映总体情况。
(四)类目建构
本文研究的变量维度有“报道议题”、“报道体裁”、“报道图片”、“情感方向”,这些变量的类目指标建构情况如下:
1.报道议题:(1)政治、(2)经济、(3)文化、(4)科教、(5)体育、(6)医疗卫生、(7)其他——分类变量
2.报道体裁:(1)消息、(2)通讯、(3)评论、(4)特稿、(5)其他——分类变量
3.报道图片:(1)有、(2)没有——分类变量
4.情感方向:(1)正面、(2)无明显倾向、(3)负面——分类变量
(五)编码
为保证编码工作的准确性,在正式编码前,经过多次深入讨论完成制作了合乎规范的编码方案与编码表,并对编码员进行了信度检验。试编码合格之后正式进行编码。
(六)数据分析
将编码后的数据录入SPSS 24.0进行分析。
(七)得出结论撰写报告
根据数据分析结构得出研究结论并撰写报告。
10点注意事项1、以上模板仅针对于考试研究设计题目参考,倘若你是在读硕士请不要将你的论文研究做的如此简单与死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你的研究方案,要制作好编码表(考试就不用做编码表了)
2、研究假设“是对一个变量的状态或水平与另一个变量的状态之间的关系作出预测的一个详尽的陈述。”(丹尼尔·里夫等,2010)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研究假设是表达变量间关系的陈述句,所以研究假设不能是问句。
3、「概念化」是对研究中所要涉及的理论加以定义,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例如:反映社会内聚力和合作的新闻,这一现象的描述并不适用于研究,因此对其进行概念化,抽象为“正面新闻”这一概念。
4、「概念操作化」,指的是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来说明如何对所用到的理论概念加以测量,概念在进行操作化之后一般得到的是可以直接测量的“指标”。(如下图)
5、类目建构应遵循“穷尽”和“互斥”的原则
6、内容分析的类目建构主要包括“说什么”和“怎么说”两类。
7、编码必须有两人及以上的编码员在经过了编码员培训和信度检验后根据编码方案完成。
8、编码表就相当于调查中的“问卷”,记录用的。
9、上述参考模板中的“研究问题”、“研究假设”和“类目建构”尽可能写完整,如果考试时间不允许,按要求写3个左右即可,能反应你的研究思路即可,无需过多。
10、对报纸的内容分析有两种专用也是最常用的抽样方案:分别是“连续周抽样”和“构造周抽样”,难度比较大,如果只是考试的话,大家现在掌握可能也比较晚,来不及,可以参考上文的简化描述(剔除了具体如何构造周的步骤),但若实在记不住,就在考试时选择使用最简单的,对总体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即可。针对要写论文的同学,建议好好学习下这两种抽样方法,对比必有大益!
总结&预告以上就是今天专门针对考试而推出的“内容分析法考试版”研究计划的内容。明天会推出“问卷调查法考试版”,以及为大家介绍「变量层级」的界定以及「抽样方法」的介绍,记得要来看哦!
这是目前最简明、标准、详细的应试研究计划方案了,为了你的学业,希望你务必参考!(有的学校可能会要求你写实施周期、经费预算之类的,这些都是可以编的,我们就不再赘述了)
PS:研究方法基础名词解释合集
名词合集4|滚雪球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样本规模 、鲍式社会距离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