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岁时,发动了“唐隆政变”,干掉了韦后一党,跟姑姑一起,把窝囊老爹李旦又一次扶上了龙椅。
从一个宫廷政变的旁观者,成长为宫廷政变的发动者之后,李隆基再也不是李唐王室的闲散贵族了。
第一次发动政变时,他要依靠姑姑太平公主的力量,但姑侄之间的政治联盟,绝非铁板一块。
因为都是帮助李旦称帝的功臣,姑侄二人为了取得更大的政治权利,明争暗斗。
李旦的窝囊,是从一而终的,早年惧怕母亲,现在,受到妹妹和儿子的两面夹击。
一番明争暗斗之后,李旦选择了儿子,自己让位,让27岁的李隆基登上帝位。
太平公主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姑侄两个开始决一死战了。
李隆基28岁时,又一次发动了“先天政变”,*死了姑姑太平公主,从此彻底扫除了自己龙椅边的荆棘。
唐玄宗李隆基
幼年时代,他看着奶奶武则天玩弄权术,少年时代,又目睹了婶婶韦后在宫闱内外翻云覆雨,成年后,跟姑姑太平公主达成政治同盟,后又展开争夺,没有人比这个李唐少年,更懂得女性的野心与能量。
因为懂得,所以畏惧。
生母死于女性的心机斗争,叔叔李显死于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政治野心,自己也差点被姑姑的政治手段吞噬,皇帝李隆基,真的会喜爱心机深沉的女子吗?
当然不会!
但处在政治权利顶端,要找到一个全无心机的女子,太难了。
皇帝李隆基,最开始,选择了一个成长于宫廷的女子——武则天的侄孙女。
这位武氏女,从小跟着武则天长大,在风云诡谲的李唐王朝里,经历了无数宫廷政变,还能活命,说她没有心机,是不可能的。
但也同样因为她能在权谋与竞争中活下来,说明她的心机并不外露。
《新唐书》记载,这位武氏女,性情乖巧,善于逢迎。
皇帝李隆基在众多女子中,选中了武氏,说明他倾向于乖巧听话的女子。
李隆基废除了之前的四妃制度,将四妃改为惠妃、丽妃、华妃,三妃地位由高而低。
这位武氏,被封为武惠妃,居于三妃之首。
因为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朝臣是存在偏见的,所以李隆基始终没有立她为后。
但武惠妃在李隆基的后宫之中,荣宠有加,生下了四子三女,直接威胁到了太子李瑛。
武惠妃,是个见过世面的女子,但不够心狠手辣,在李林甫和女婿杨洄的怂恿下,害死了李隆基的太子和另外两位亲王。
昔日乖巧的女子居然一朝变了脸,成了自己最痛恨的心机女,李隆基的内心震颤。
武惠妃本质上只是个希望荣宠不衰的普通女子而已,害死李隆基的三个儿子后,她也日日揪心,害怕李隆基迁怒自己,最终郁郁而亡。
李隆基算是个有情有义的皇帝,武惠妃死后,给了她皇后的封号,但并未按皇后礼仪下葬,也没有将武惠妃的儿子立为太子,这也说明了李隆基对心机女还是膈应的慌。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迷茫了一阵子,直到他见到了武惠妃的儿媳妇——寿王李瑁的王妃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