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春节的感悟,过春节传承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1-07 10:50:39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一一农历大年三十,亦称“除夕”,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理解和诠释这一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呢?

春节,这是中国百姓们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其隆重热烈的程度远超中秋节、端午节及其它诸多节日。为此,历代名人、大家歌颂春节的诗词、歌赋更是不胜枚举,如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流传甚远。春节,它最大的特点,是让亲人们得以团聚,不论是在天漄海角,还是近在咫尺,人们都要想方设法,回家团聚,共同欢度这个盛大的节日。就像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样,表达了人们对春节的热情期待和无限向往。亲人们聚在一起,吃饭、喝酒、拜年、畅聊、倾诉,将过去一年来的所思所想所有,尽情的向亲人们表达,从而享受到无限的快乐。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应该是。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时代在飞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过年的渴望与向往日渐减少?究其原因:一是物质极大的丰富了。过去我们常说“谁过年不吃顿饺子”,形容再穷,过年了也要设法吃饺子,这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不可更改。而现在物质的富有,吃饺子己是百姓们的家常便饭,想吃随时可以吃到。二是禁燃鞭炮,年味渐淡。由于空气污染严重,政府己于几年前禁止春节燃放鞭炮,这极大的淡化了春节欢乐的气氛。三是在城市工作或打工的人们,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对春节长假只想好好休息一下,不想过度参与到热烈的氛围中来。四是小朋友们,平时就衣食无忧,手中有钱,不再渴望春节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加之不能燃放鞭炮,无法释怀。五是老年朋友们,对春节更是淡化多多,对他们而言就是又老了一岁,他们都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春天里。

由于上述诸多原因,我们的党和政府总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百姓们提供极大的方便。春节有长假、回家有高铁、高速路免费、单位有补助、除夕有春晚,各级各地都能确保各类物品极大的丰富且不涨价,力争使全国十四亿人民过一个团圆、和谐、吉祥、幸福、快乐的春节。尤其是在新冦疫情发生的地区,政府更是尽最大努力让大家确保无后顾之忧、高高兴兴的过大年。国人无不为之自豪,也令全世界华侨华人为之羡慕。虽然年味淡了些,但是,家国情怀、浓浓亲情依然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国人,让我们更加奋发进取,努力向上。

浓浓的亲情与巨大的凝聚力,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的付出与努力。

如因为新冦疫情让无数家庭不能得以团聚,人们都在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我的女儿女婿即如此,今年已是第二个春节不能回家过年了,但浓浓的亲情并没有丝毫减少,有的只是更多的思念想念与牵挂,以及更多的希望与期待。

伟大的民族必然诞生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文化必将凝聚伟大的民族!伟大不是吹出来的,是庞大的族群,经过几千年的磨难锤炼而根植血脉的认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愿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一一春节,不断发扬光大,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向前!

2022年1月31日(农历除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