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和生活之间的融合心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1-15 08:15:40

11月18到20日,由深圳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创造转化研究所承办、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支持主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学术研讨会”,尽管遭逢疫情蔓延严峻情势,但在承办方和与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会议的成功举办,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原本邀请的全国各地三十余位学者,深圳市以外只来了梅州一位,广东省之外,只来了四位友邻省份湖南的学者。政邦智库副理事长柳理应邀参加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研讨会。

传统文化和生活之间的融合心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1)

▲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学术研讨会会场剪影

会 议 开 幕 式

会议由深圳大学王立新教授宣布开幕,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沈金浩教授致贺辞。

贺辞首先祝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新冠病毒神出鬼没,飘忽不定,敬业学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经过深圳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创造转化研究所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而如期开幕。沈金浩代表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首先向各位学者嘉宾,克服疫情困难参加这次学术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传统文化和生活之间的融合心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2)

▲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沈金浩教授致贺辞

沈金浩教授在贺辞中说:“康德理论认为,人是目的。循此思路,我们或者也可以说,个人快乐地、群体和谐地活着,是人的目的。如何既实现个人快乐,又实现群体和谐,这需要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现代生活既与同时存在的其它要素相关联,又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这次会议的主题非常重要,它关联着我们现代生活的半壁江山,值得我们永远关注。这次会议学者们提交的论文,贡献的观点,必将把这样的讨论引向深入。深圳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创造转化研究所王立新教授团队以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为志业,可谓是抓住了这个领域的核心议题。”

学 术 研 讨 会

会议进入研讨阶段,王立新教授在发言中说,召开本次会议的目标和宗旨,主要是“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究竟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发挥怎样的功能,如何理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解除相互间由于不协调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使中国现代化进程更加顺畅,尤其使中国人能够过上真正现代性的幸福生活,是学者应该而且可能贡献力量的有效场域之一。”

王立新教授介绍说:有关于此,前贤们已经做过相当多的努力,在这些努力的前贤中,自由学者、思想家韦政通是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他的《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是专就此一方面所写的第一部也是影响最广泛的学术著作之一。王立新因此着重介绍了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一书的写作目标和过程。

早在上一世纪七十年代初,台湾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速度开始加快,现代化的生活已经展开,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诸多不良适应,导致人们生活失调的状况已经出现。韦政通刚好受聘中国文化学院儿童青少年福利系,受委托开设一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课程,使学生受益的同时,让他们将来从事儿童和青少年教育时,用心于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使人们过上真正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保存传统中与现代化生活协调的部分,让传统和现代化共同为现代人的生活服务。韦政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是一本尝试以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探讨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若干问题的书,它的目的希望有助于现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重建,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

韦政通“以现代生活为一动态坐标,并把传统文化投射到坐标上来,看它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的影响、反应,以及出现的种种问题。”

在投射的过程中,韦政通发现,“现代中国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生活失调,生活失调导源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冲突中求适应,失调表示原有的生活方式难以适应新处境,于是造成个人解组。当一个社会个人解组的现象逐渐普遍时,就显示它的文化和社会结构,都出了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与解答,形成全书内容展现的一条主要线索。旧有的生活方式,所以造成适应困难的原因很多,我仅选取家庭主义、道德问题、养育方式、权威性格等与生活层面关系最密切的几个方面,加以陈述和分析,企图借此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导出解决的途径与目标。”

王立新说明,召集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就是要继续前贤的思考,将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关系的探讨继续深入下去。

传统文化和生活之间的融合心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3)

▲ 王立新教授向与会学者着重介绍韦政通先生《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一书的写作目标和过程

中南大学孟泽教授努力从“前现代”的中国近代时期,找寻现代性的资源,认为湖南地区的湘军集团中,就有一些可供现代借鉴的现代性资源,这些资源,体现在郭嵩焘、胡林翼、左宗棠和曾国藩等人的思考和努力中。孟泽教授本次主要就胡林翼的一些说法和做法展开较为详细的说明。

传统文化和生活之间的融合心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