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古诗《池上》一共有2首。 原诗如下所示:
其一: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其二: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山僧:住在山寺的佛家弟子。
对棋:相对下棋。
下子:放下棋子。
小娃:男孩或小姑娘。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船划开的浮萍草。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型叶片浮在河面,叶下边有根须,夏天开白费。
白话文翻译:
其一
两个佛家弟子坐下来下围棋,竹树树荫遮住了棋盘。再无别人能在竹海外看到她们,大家在竹海中可以听见两位僧人细微的落子声。
其二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悄悄地采了白莲回家。他不知道如何隐藏足迹,河面的浮萍草上留下来了一条船儿掠过的印痕。
赏析
第一首诗写山僧围棋对战,也是自身心理状态的一种体现。大山深处里的僧人原本便是无欲无求,她们又在竹阴下下棋,有种不染一丝浮尘般的清静,令诗人向往。“山僧对棋坐”,至少有两个僧人;“时闻下子声”,有些人在旁边听,那麼最少是三个人了。这首诗角色统统掩藏不暇,因此虽然有三人活动,也感觉清幽极其。特别是在最终的那句“时闻下子声”更如天籁音乐,衬托了真正意义上的平静。
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偷采白莲花的场景。从诗的小主角撑船进到界面,到他离开只留有被划开的一片浮萍草,曲径通幽,有行为描绘,有心理状态描绘,细腻真实,颇具乐趣;而这一小主角的纯真孩子气,开朗顽皮的乖巧形象,也就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