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柿子红了分集剧情,电视剧柿子红了全集在线观看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1-29 06:46:31

作者——刘秀锋

山王村的历史到底有多悠久,想知道答案并不难。不用去翻史书来查,也不用去寻找古建筑,更不用来研究那几棵古树,只要到村里转转,看看村边的那片柿子树林,再看看村里的那几口老井,喝上碗清凉的井水,听听老人们讲的这样、那样的故事,您什么都会明白的……

相传村子里共有九眼老井,村周围有五条溪流。村前一马平川的水旱良田,可远望灞水南山;村后龙床卧虎山,云雾缭绕;村左天明高驾山,如弥勒佛打座,晨晖中佛光灿烂祥瑞;村右终南长寿岭,传说这里曾经长着一棵灵芝仙草。远古圣贤尊之为龙脉福地,故而山王村至今只有八大姓:秦胡刘王,马井乔杨。象征着四面天门,八方尊者。还有那飞翔在村子上空的灵鸟白鹤。古往今来,千年不变,守卫着这块国之龙脉。

先辈们人人尚武,大都以捕猎、釆山药为生。捕到大的猛兽,家家有份。捕到山鸡、野兔,谁先见分一半,这个传统至今未变。也正因为山王村人历来的这种团结、共享、朴实、善良、勇敢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不朽传奇……从参加黄巢的义勇军到助闯王出关,组织硬豆敢死队,血战中条山抗日。成立农民自卫队,打土匪保卫家园。加入革命队伍参加渭华起义、解放蓝田。哪里都有着山王先辈父老的身影和足迹。

今天,我给大家不讲述远的,也不讲述現代的。说一件实实在在发生在山王村,发生在村前老井旁,发生在我太爷爷那个年代的故事。我太爷爷大名刘玉堂,是我们刘氏一族的族长,也是我们山王村的村政和猎王。年青时,身高力大,智慧胆识过人,狩猎本领最高,为人善良,大公无私。山王村在他领导期间,几十年来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他在村上开办私塾,创立武会馆。在集镇上设立了山货铺、大染房、杂货铺、布店、粮店、肉铺和医药馆等商铺。在西安、四川、湖北、河南和甘肃等地贩盐、贩布、贩粮、贩药材和走马帮。一生视金钱如粪土。他先后支助过蓝田哥老会,支助过孙蔚如的抗日队伍,还支助过汪锋等人在蓝田的革命运动。并经常帮助可怜人,赠粮、赠钱和赠药。玉山集镇上的医药馆每天只有出的药,没有进的钱。到年底结算亏欠过大,每年都要从其它铺子贴补,太爷却乐在其中,并告戒后人,钱财乃身外之物,浮财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否则财多祸大。多积福,多行善,乃为人之本;守忠孝,讲诚信,合财分利得四分,舍得吃亏,是我刘氏家族立世之根本。如今细想,我仍然觉得太爷爷是位德高望重的大善人,是位智者,是我辈学习的好榜样。

太爷爷一生中最喜欢的事,就是每年和村里的猎户们秋后一起上山打猎,打猎和打仗差不多,要先派经验特别丰富的猎人探路,掌握野兽的活动规律和痕迹。找好设捕位置,安排好人手:引手一位,叉手四位,正副枪手两位,总指挥(猎王)兼刀手一位,按照八卦方位部署人手,再厉害的猛兽也难逃一死。所以,在山王地界就没有山王人打不了的猎物。山王村的狩猎活动一般从秋忙后持续到冬季下雪,猎人们打猎遵循着古老的传统:对伤人伤家畜的猛兽,追过南山都必需猎*。对母兽,孕兽,子兽一律放生或留活口。

民国三十年,在一个深秋的中午,山王村像往常一样,到了秋围狩猎的季节。也正好赶上山王村选第三十二代新猎王 的时候,我二爷爷那年刚满二十二岁。经过层层比选,二爷天生神力,勇猛无敌,机智聪明,最终被推选为山王村新的一代猎王。

当天傍晚,二爷爷第一次带人捕猎,就捕到了一头二三百斤的大野猪。打到了大的猎物,山王村就像过年一样。人们敲着锣,打着鼓。在靠近老井的打麦场 渠边,找棵歪脖子的大柳树 ,拴上钩子。几个小伙子,抬腿的抬腿,抓耳朵的抓耳朵,提尾巴的提尾巴,三锤两梆子就把猎物倒挂在树杆上。年青猎人熟练的用着小刀霍霍的剥皮,去骨,开膛,引来一群小毛孩止目围观。 麦场中央,在三块石头上架着一个大铁锅。锅下火苗四窜,锅内热水滚滚,就等着肉下锅了。在离大铁锅不远的麦场上,烧着一堆篝火,还摆着几张八仙桌,桌子上放着一大坛子烧酒和几摞黑色的瓷碗。闻着酒香,想着一会大碗酒,大口肉,哈拉子都快流出来了。

当人们都沉醉在将要分享美酒美味的时候……突然!天明山顶上飞过了一群黑影,隆隆的发动机轰鸣声,瞬间打破了夜空,打破了山王村的喜悦和宁静。紧接有几颗飞弹落下,一颗在村边的河滩上爆炸了,声音震耳欲聋;一颗不偏不正正好砸在了大铁锅,砰的一声巨响,整个麦场一片火海。惊叫声,哭泣声,惨叫声,怒骂声,奔跑声乱成了一片。有人在救人,有人在救火,忙成一片,只有剥了一半的野猪还挂在树杆上,滴着血,左右摆动着。

太爷爷闻讯,急忙带着三个儿子,也就是我的大爷爷,二爷爷和我爷爷,来到麦场,指挥和帮助大家伙救人灭火。事后共发现有三个人被当场炸死了,其中还有本家两个未满十岁的孩子。重伤两人,轻伤九人。这可是山王村有史以来最惨烈的一次。

第二天,太爷爷的洋匣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古董收音机说:日本人打到潼关了,昨晚是日本的飞机来炸西安。国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人的出人。在孙蔚如将军的带领下,出陕卫国。

太爷爷早早一上午,让人就到老井边,敲打槐树上的大钟。此钟难得一响,若响必有大事要发生。

不一会儿,村里就乱了。男人们有的背着猎枪,有的拿着弓箭,有的拿着铁叉,有的拿着砍刀,有的扛着铡刃,还有的拿着长矛。女人们有的拿着菜刀,有的拿着斧子,甚至还有人拿着擀面杖。孩子们拿着弹弓和木棍。大家喊着叫着向老井边的麦场上奔来,很快麦场上站满了人。

看着大伙们都来的差不多了,太爷爷虽年近六旬,但身体健硕,一个跃步,跳上了大石磨。他脸色深沉,还没等开口,场上的乡亲们就都住了声,气氛更显沉重。太爷爷压着悲痛和激动的情绪,向乡亲们说:“昨晚小日本的飞机来炸西安,西安死了好多人,咱村也伤亡了十几个。日本人都打到潼关了,眼看就要过黄河,打到咱家门口了。咱山王人从来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护我乡民,护我福地,我们义不容辞。咱村准备向孙蔚如将军请愿,组织十八人硬豆敢死队,出陕抗日。家里单子的不许参加,年龄不够二十岁的不准去,超过三十岁的不准去,女子不准去。够资格的井边大路排队抽签,抽到死就是敢死队员,抽到生就回家。由我家老二带队,共一十八人。多一个都不要,少一个都不行。”话音刚落,场上又乱了起来,村上附合条件的大约三四十名。大都想参加敢死队,为亲人报仇,无奈名额有限。在预先准备的签筒桌前,人早已围满,争着抽签。

我二爷爷右手里不知什么时候已握着一个写着死字的竹签,站在井沿边,举着竹签高喊:抽到死字的到路上站队。很快,十八位人齐了。

紧接着,请南山道士传符。给每人都发了一张黄纸仙符,点燃成灰后撒在了酒碗里。一人一碗,一口喝干。人均头绑红头巾,把右臂探出,光着膀子。人手各持一把大刀高举齐喊:神功护体,刀枪不入。那场面,多少人看着都心酸,都落泪。这可是山王村十八位活生生的年青生命啊!法礼结束后,解散各回各家,安排后事。明天上午,太阳出山前,村口井沿路边集合,整队向潼关出发。

二爷爷解散后并没有急着回家,他一个人怱怱忙忙的顺着南坡小路,去了我家坡顶上的柿子树林。

深秋的柿树特别美,浅红若黄的树叶,红红的柿子,一串一串像灯笼,美的让人发呆,让人着迷。树下,有一位眉目清秀,头发乌黑,身材匀称的美丽姑娘,正在用竹竿摘柿子。阳光下,红底小花的薄棉袄,兰粗布桶裤,那双绣着梅花的绣花布鞋,还有头上扎的毛线红头绳,和柿树,和荒草,和青石,和阳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侍女图。 这位不是别人,正是邻村我二爷爷未过门的媳妇,也就是我的二奶奶。本来,两家约定今年秋围后结婚。谁知这可恨的日本人,来的真不是时候。

我家的这片柿树林,大概有百十颗大柿子树,祖上从来没有自已摘过。无论本村还是外村人,谁摘都可以。只不过摘一担,就要给我家交一半,遇到实在可怜的人,不交也行。在那个食物奇缺的年代,这也算是祖辈救济乡民的一种功德吧!

二爷爷来到了树下,和二奶奶打了声招呼后再也不吭气了。直接上到了树叉上,帮二奶奶摘柿子。二奶奶:文杰!文杰……文杰!连叫了三声。二爷爷都没回应,脸始终绷着。二奶奶一看不好,准有事。匡笼在旁边一放,柿子也不摘了,硬是把二爷爷从树叉上拉了下来。〝文杰!到底咋咧!我那有不对吗?〞二奶奶委屈的问二爷爷。二爷爷这会才急了,拉住二奶奶的手。眼睛红红有点湿润,轻声的说:倩儿!我今年不能接你过门了。明天我就要带着敢死队去潼关,过黄河打日本鬼子,为死去的乡亲们报仇。这一去也不知道多久……。我二奶奶听了,人一下瘫倒在二爷爷怀里。泣不成声地说:那让我咋办!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呀……。二爷爷也流泪了,抱着二奶奶。看着树上红红的柿子说:等明年柿子红了的时候,我一定回来娶你……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山王村里各家各户的油灯却已早早点亮了。有人啪~啪的拉着风箱烧水做饭,有人在铁锅里烙锅盔馍,有人在用鸡蛋韭菜包饺子,有人在缝补衣装,有人在霍霍磨刀……昨夜对山王村来说,的确是个不眠之夜。小伙子们天亮后就要走了,这一走是生是死,牛年马月能否平安回来,谁也不清楚。

我们家里也一样,太奶奶和太爷爷一宿没合眼,在炕上面对面坐着。大奶奶负责给二爷爷收拾衣物,大爷爷替二爷爷喂马磨刀。我爷爷到铺子收钱,给二爷爷准备盘缠。我两位老姑在锅案上亲自给二爷爷烙煎饼,以备路上吃。二爷爷也早早起来了,洗漱后。先到上房给太爷爷太奶奶磕头请安,然后到中堂祖宗牌位前,抽了三根香点燃弓身三拜敬祖。二奶奶这时也早已到了前堂,(按当时的风俗,没过门一般逢年过节才能在家见面。)提了一篮子的熟鸡蛋,手里还握着一缕用红头绳拴着的头发。眼睛红红的,说话声音也有点涩了。二爷非常小心地把二奶奶的那缕头发揣到了怀里,对二奶奶讲:这是我的护身符!我想你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

天很快就亮了,山王村口的大场上早已站满了人。井边的大路上,一字排列着十八匹马和十八位壮士,太爷爷骡马店里最好的十八匹马全都在这了。他们一个个背插大刀,头裹黑粗布围巾只露双眼,外腰统一扎着黑粗布腰带,腿打白粗布帮腿。一人手里提着一杆枪,枪有汉阳造,中正式,还有自制土枪。这阵势,好不威风。

太爷爷不知什么时候,左手拿了一面旗,右手端了一碗酒,站在石磨上。旁边摆了一张方桌,桌上堆了几坛上好的柿子酒和几摞酒碗,还有一碗新鲜的泥土。“老大!老三!倒酒!”太爷爷话音刚落,我两位爷爷一个提着坛子,一个寄碗,给十八位勇士一人倒了一碗酒。“今天这酒是乡亲们的送行酒,酒用的是咱山王老井的泉水,用的是咱山王坡上的柿子酿的。给每人碗里再放一点土,这土是咱山王的根。不管此去是否能生还,只要喝了这碗壮行酒,山王就在你们的身体里,在你们的血液里。就是死了,魂也不会迷失方向,魂也会回来……孩子们!一定要给咱村争口气,日本人就是野兽,对付野兽就要用咱猎人的手段,除恶必尽。等赶走了日本人,回来了我老汉请大家吃八大碗,十二道。干!把酒喝了!”太爷爷和大家几乎同时一口气干了一碗酒。啪!啪啪啪……酒碗一个个被摔碎在地。“老二!接旗!”太爷将手中的旗子打开。白色的旗面用血红的朱砂写了八个大字:山王村抗日敢死队。二爷爷接过大旗,向太爷爷和乡亲们深深的鞠了一躬。猛的回头喊了声:上马出发!便翻身上马,两腿一挟,马儿便甩起四蹄一溜尘烟向潼关方向奔去。其他人马紧随其后。

人群中又乱了,有喊名子的,有追着马队挥手的,还有向我二奶奶那样,哭的不省人事的……

就这样,十八勇士一路马不停蹄向山西方向奔去。跑了两天一夜,终于 到了中条山前线。一下马,我二爷就带着请愿文书直接去寻军部,找孙蔚如将军。很快,就将山王村抗日敢死队编入了正规作战序列,直接参战。

中条山地区的战斗进行的非常惨烈,一直从深秋打到第二年立秋。每天队伍都有很大的伤亡。我们的敢死队也不例外,上去不到一年,就有七个人战死,大都是被敌人的坦克炸死的。继续这样被动也不是办法。

我二爷急了,这铁家伙不收拾掉,这仗就没法打。便自告奋勇请战,在夜色的掩护下,带着剩下的十个兄弟,每人身背两个炸药包,顺着山道向敌人坦克阵地摸去……等到了敌人坦克阵地附近,发觉敌人的的阵地前面是一片开阔地,灯光四射,戒备森严。阵地两侧面是兵营,后面是绝壁山崖,根本无法靠近。

二爷爷把大家叫到树林里,将观察到的情况讲给大家说:地形对我们一点也不利,既然来了,完成不了任务就不能回,也没脸回去。兄弟们看咋办!……“就是死,我们也要把狗日的坦克炸掉,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对!绝不后退,大不了同归于尽。”……“好!我们拼了!文杰!你下命令吧”。“好!有兄弟的这几句话,值了。下辈子我们还做兄弟”二爷放低了声音。然后,众壮士们面向西方跪下,齐磕了三个响头……只有来世在报养育恩了,来世再娶你了……二爷虽心里觉得对不住家人,对不住二奶奶,但他仍然毫不犹豫的带领着大家,向敌后的山崖上迂回挺进。他们把当年在山王打猎的功夫全都用上了,爬峭壁、攀山岩、钻树林。还没到目的地,手脸就被枣刺扎的不像样子了,再痛也没有人吭一声。费尽了周折,终于爬到了山崖上。可往下一看,山壁太陡,山根离坦克阵地最少也在五六十米,炸药包直接抛下去根本伤不了坦克。咋办,唯一的办法就是爬下崖去,靠近了再炸,一个也跑不了。但炸了以后,大家也就无法再回了……

天也快要亮了,再不下去黄花菜都凉了。“下”!二爷小声喊。就这样,山王村的猎人勇士们,跟着二爷,一个不落。迅速向山下滑去,当敌人还在睡梦中们时候。怎么也想不到这天降神兵。他们到了坦克旁,拉燃引信,将炸药包一个个扔上了坦克。轰!轰……轰!山谷被炸成了一片火海,火光照亮了天。山王村的爷爷们一个个也都消失在了火海中……

天亮了,敌人没了重火力优势。国军一个反冲锋,很快就把敌阵地拿下了。孙将军含泪下令,一定要将山王勇士们的尸体找到。可咋找呀,坦克都比炸的面目全非,何况是人呢?战士们找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找到。正要回报,突然有一位战士在靠河边的石堆里发現了一个人。大家围上去怱忙搬开石头,一看,竞然是我二爷。脖子上一摸,人还活着,就喊医务兵,大伙手忙脚乱,抬起我二爷就向战地医务帐篷跑。终于,命是保住了,但还是少了一条胳膊。

过了一个多月,二爷出院了。孙将军找他谈话,说山王村的猎人没有孬种,你们立了大功。你現在可以回后方结婚了。二爷听了,哭了!对孙将军说:不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我死都要死在中条山。身为山王村的人,要生都生,要死都死,绝不独活。孙将军一看没法,只好让二爷又留了下来……

接下来的战斗就更加残酷了……在一个柿子红了的旁晚,敌人炮轰我军阵地。二爷为了救一位不满十六岁的小战士,自己扑在了炸弹上……手里还紧握着那缕用红头绳拴着的头发……身上到处都流着血……鲜血染红了天边的晚霞……柒红了柿树林的树叶和柿子……中条山上,那面写着山王村抗日敢死队的队旗还在随风飘扬…………

山王村的柿树林,一片深红。二奶奶提着竹笼,站在柿树下。望啊!盼啊!等啊!……等啊。她怕呀……怕二爷爷回来找不到她,每次来就在树上拴上她的红头绳……

一年又一年,每年柿子红了的时候,二奶奶都来树林里等,都会拴红头绳……从此,山王村坡上柿树林里的柿子比哪儿的都红,每棵树上都拴着红头绳……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