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金陵时,他仅仅向蔺晨要了两年的生命,不仅是因为他明白自己的时间所剩无几,再多就是对朋友的为难和贪恋,而更多的是源于他骨子里的自信(和十三年前那个少年一样的自信—征战沙场,往来无败)。可就是这样的自信,才让我明白他的痴情。试想,他完全可以将霓凰执掌的十万南境大军置入棋局,我想这样他要准备的时间可能短于十三年,时间与他是多么的宝贵。
然而,痴情如他,在自己筹谋的十三年里,他未曾有过想要把霓凰置入棋局的想法,他从未想过要把她拉进这趟平冤的征途。不把霓凰和十万南境军考虑其中,这是他的自信,他坚信即使没有十万南境军的相助,他一样可以为七万忠魂平冤昭雪,一样可以让一起长大的兄弟登上至尊之位,一样可以扭转大梁这数十年的颓势,也一定会实现父帅和祁王兄当年想要的天下——江山繁华、百姓安康。可他没有这么做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要守护霓凰的平安,就像多年前他帮她破解南境困境一样,十三年后的他只想站在她看不见的角落默默的守护,守护着这个他曾经想给她幸福如今又给不起她幸福的女子,仅此而已。至于后来他和她的相认,是他始料未及的。
我想曾有那么一刻,他多么希望自己和霓凰没能相认,十三年的时过境迁她认不出自己该多好。这样,她就不会因为他再一次离开而痛苦,不会一直守着那个空许的十年之约,不用再抱着心中仅存的一点点希望年复一年的坚持着,如同十三年前一样的坚持。十三年前他的‘不告而别’让霓凰一直相信他没有死,即使所有的人都说,他回不来了,可只有她一直坚信着他会回去。而十三年后的此役之战,恐怕霓凰也会一直等他回来,直到终老。
这样两个不愿将就的人,从年少时许诺的开始,就已经注定的此生只一人而已。看到这里,可能你也许会说,霓凰那么爱林殊为什么不能随林殊去了,在另一个时间相知相守不也挺好吗?
我想,霓凰是不会这么做的,十三年前林殊的离开霓凰没有这么做,这一次她也不会这么做。即使再怎么痛彻心扉,她也依旧会护着大梁的南境,不仅仅是因为这是她大梁郡主应该做的事,更多能是因为林殊,她要替他守着南境,守好大梁的平安,这点,林殊比任何人都明白,他明白霓凰一如霓凰明白自己。
对于霓凰来说,因为爱林殊,所以就爱着他的一切,也是因为这份爱,小小年纪的她已不待字闺中了,她和他一舞剑、一起出入军营。我想霓凰是真的想过,凭着她是执掌南境十万大军云南穆府统帅的女儿,及时不是十三年后南境十万大军的统帅,仅仅就凭借这个身份足以帮助他的少年完成他的梦想,那个关于天下黎民都安康的梦想。
所以,林殊十三年前的不告而别,十三年后的来世之约都会让她痛心疾首,她也不止一次的想要随林殊而去。但是她不能,十三年前她不能丢下幼弟,十三年后她亦不能丢下林殊一直深爱的大梁天下。十三年前林殊走了,十三年后梅长苏离开了,她即便生不如死,可她还是会执掌好十万大军,护好南境防线,因为这不仅是她霓凰的梦想,更是林殊的梦想。她会替他守好大梁的太平,帮助景琰创造一个繁花似锦,百姓安康的天下,而这样的天下是他林殊想要的,为此她会不惜一切代价完成。
可就是因为这样,才让梅长苏心疼,心疼她的不愿将就,心疼她要独自一个人走完余下的人生。他可以未雨绸缪,运筹帷幄,谈笑间指点江山。可他却没办法给她世间最平凡的爱情,这个平民百姓人人皆可做到的,却唯独他这个名震天下的梅长苏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人生无奈莫过于此吧。
虽然最后他能以为林殊的身份回到当年的战场,于他自己,于君臣,于大梁天下他已是无憾,可对霓凰,他还是有遗憾的,只是这个遗憾不能说出口,就像霓凰知道他用冰续草换了三月正常的生命时只能哭着一言不发。即便在这之前,他把霓凰的终身托付给了冬姐,但是他心中异于常人的明白,他清楚的知道霓凰此生除了他不会再嫁,她能一个人守着十三年等他回来,就能独自守着余生。所以,即便有他的托付,有冬姐的相劝,霓凰终究还是会一个人的。因为他们太像,太执着、也太痴情,抱着初见的不愿将就会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