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曾说: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独。
陈子昂眼中的孤独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于悲壮苍凉中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晏殊眼中的孤独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于苍茫空阔中感慨恋人难寻的忧伤;李白眼中的孤独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于清幽高阔中感慨孤独无依的冷寂。而在柳宗元眼中的孤独是“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于伶仃漂泊中感慨半生薄凉的孤楚。
柳宗元幼年在长安度过,较早地见闻了社会的动荡不安。21岁时进士及第,声名远扬。后官仕长安,渴望改变现实政治的黑暗腐朽,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柳宗元在仕途中与刘禹锡结识,并相互勉励,成为了知己好友,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重别梦得》便是其中之一。
重别梦得
唐代——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二十年来万事同“,是柳宗元对过去二十多年自己与好友刘禹锡宦海与共,同历沧桑的人生经历的感慨。一个“同“表明了两人不论是政体改革上的“谋议唱和”,还是共遭贬谪的仕途遭遇,两人的命运因为共同的政治理想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共历宦海沉浮,人世沧桑。
“今朝岐路忽西东”,今朝临岐执手之际,两人倏忽各奔东西,“忽”字生动地刻画出了柳宗元心中的那份与好友分离的不舍之情。前两句诗人在平静的描述中蕴含了深沉的愤恨,这更是对自己漂浮不定仕途的感慨。人生能有多少个二十年,少年梦又有多少人得以实现,三十已过,半生薄凉,读罢此句,心间别有一番孤楚。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柳宗元在历经多次贬谪之后,依旧奢求自己和好友他日重逢的一天,希望皇帝开恩,可以与好友一道归隐田园,不舍为邻,共度晚年。柳宗元在此处用平淡无奇的言语表达了自己希冀与刘禹锡隐居为邻的愿望,在平淡无奇的诗句中深蕴着两人同生共死的深厚友谊。
后两句诗颇有一种消极避世的感情寄托其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自古以来,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就是每个人的梦想,柳宗元也不例外,然而多年的贬谪生涯,使得诗人身处庙堂而向往田野,产生了一种避世隐居的念头,不言愁而愁思千丈,不言孤而孤楚万分,柳宗元将真挚感人的情绪寄托在平实无华的诗句中,读罢竟是半生薄凉之意,将自己内心孤楚的一面真实地流露出来。
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