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凉薄四分漫不经心什么意思,三分凉薄七分讥讽什么意思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3-21 02:23:09

这几天,刘敏涛火了,原因竟然是她在江苏卫视演唱时的夸张神情——有图有真相,可谓是戏份十足,让人欲罢不能。各种猜测随之而来,有的说是“讽刺假唱”,有的说“不满于位居三唱”……

三分凉薄四分漫不经心什么意思,三分凉薄七分讥讽什么意思(1)

对于这个几乎零差评的放飞自我,有人给出了颇为精辟的评价,“三分凉薄三分讥笑和四分漫不经心”……刘敏涛在2019女性力量年度盛典自曝,在40岁后才开启自己的叛逆人生,去寻找那个独立而自由的自我,尝试随心所欲地去生活中冒险,不相信疲惫和麻木是中年人的底色……

在世事沉浮之后痛定思痛,看破并且说破继而选择放荡不羁地直面生活……这不禁让人想起两千年前的那个男人,被教科书和小道鸡汤埋没的先行者——庄子。许多人对于庄子的理解,可以说是太“小儿科”了。例如下面这些疑问,你是否曾经想过?
为什么庄子的悲剧意识与痛苦情结那么强烈?
为什么说,庄子是眼冷心热?他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
为什么说,庄子处世的着眼点,是弱者的求全?
为什么宋朝的陈忱、黄震要说“《南华(庄子)》是一部怒书”“乱世之书”?
为什么庄子会成为整个世界思想史上最深刻的抗议分子?
三分凉薄
乱世

根据学者推测,庄子曾经亲历过一小段贵族生活,有着类似曹雪芹的经历,由贵族世胄屈居漆园小吏,进而沦为下层平民。
从《庄子》一书来看,他熟悉金工、玉工、漆工、织工、陶工、木工、洗染工、屠宰工等操作技术,特别是一些高级手工艺人“惊犹鬼神”、“不失毫芒”的精确、奇巧的技艺。

三分凉薄四分漫不经心什么意思,三分凉薄七分讥讽什么意思(2)

大约从25岁到60岁,这三十余年间,庄子的生计日渐艰难,甚至出现冻馁之虞,织履、渔钓不足以自给,向监河侯借粮又横遭白眼。
约公元前344年,庄子25岁左右,与惠子初次见面。三年后,惠子相魏不久,庄子又前往见之,惠子恐其夺己相位,搜寻三日夜,庄子主动出面,以“猜意鹓”讥之。
公元前 340 年,宋别成自立为君,大约在此前后,庄子为漆园吏,时年ニ十八九岁。次年,楚威王遺使聘庄子为相,庄子却之。
三十ー二岁时,又主动辞去漆园吏职。此前,宋君别成之弟戴偃,发动宫廷政变,逐兄自立。
他曾遍游宋国各地,以増广社会见闻;大约在三十五六岁时(公元前 334 年左右),前往大梁,见魏惠王,后又南游楚地,东游于鲁,北游于赵四十四岁左右,他在家乡见到了邑人曹商,曹商归自秦国,自我炫耀,庄子讥其“舐痔得车”。

庄子五十七八岁左右,妻死,鼓盆而歌,惠子前往吊丧;大约又过了两年,公元前 310 年,惠子因病殁于故乡,庄子痛失知己,深情悼惜。

三分凉薄四分漫不经心什么意思,三分凉薄七分讥讽什么意思(3)

六十岁之后,庄子晩境苍凉,独身栖息故园,课徒著书以自遣。弟子数人,书中留下名姓的,只有蔺且一人。
一次,为人送葬,过惠子之墓,慨然悲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三分讥笑
游世

庄子以其极度的清醒,本着超越世俗的价值标准,揭示了遭致遮蔽的生命真实,尖锐地指出:“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何)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就是说,自从夏、商、周三代以来,举世的人沉溺于世俗奔逐,都为身外之物而改变本性,为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无论其为伯夷式的“君子”,还是盗跖之类的“小人”,尽管所追索的目标不同,亮出的名堂各异,但就其损蚀本性、戕残生命来说,其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三分凉薄四分漫不经心什么意思,三分凉薄七分讥讽什么意思(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