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越来越大,家长们抱着娃聚会闲聊的时候,话题也从「你家娃多重多高」、「你家宝宝辅食吃的啥」,慢慢变成「最近教宝宝学些啥」「你家在哪个早教班上早教」。
在这个恨不得「让娃赢在子宫里」的大环境下,貌似不给娃报个早教班,都不正常。
这家开发右脑?那家培养情商,这么多我该给娃报哪家?
哎妈,人家宝宝都在上,我家不上会不会输在起跑线?
200 块钱一节课,一年 1 万多,花这钱到底值不值啊?
这早教到底该不该报,是不是一定要「随大流」?今天丁香妈妈请来汤维老师和大家聊聊。
早教很重要1. 早教有助于日后学习发展
根据脑神经科学的理论,突触是帮助人们执行复杂的脑力活动的关节部分。而这些突触在宝宝出生后到 3 岁时数目激增达到成人的 2 倍。但 3 岁后数目开始下降,到 14 岁时突触连接数目和大人差不多了。
然而,学习可以帮助突触与神经相连接,减少突触消失的数量。
在 0~3 岁婴幼儿突触飞速发展期间,适当给宝宝创造环境、有学习的机会,让宝宝不断的自我探索与体验,能够促进其突触的发展和神经通道的建立,增强学习能力,促进以后的学习发展。
2. 不仅是国内,国外也重视早教
事实上,不仅国内的早教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其他国家的家长也非常重视对孩子 0~3 岁的教育。
前苏联从上世纪 60 年代起就主张对婴幼儿尽早开展感官训练的教育;
美国于 1998 年启动了高达 30 亿美元的早期教育基金预算法案;
欧洲多国都制订了全面实施 0~3 岁早期教育的计划或法案,
英国成立了隶属于英国教育部的官方早教网站。
注意:早教,不等于早教班虽然说早教很重要,但如果把早教班就等同于早教,以为把娃一甩,就能「赢在起跑线」,那这一万一年的早教班还是别去了。
早教并不等于早教班,不等于早期学习知识,更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早教在于通过从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空间变化、语言等多方面的刺激,让孩子感受到爱、理解、安全、自信、快乐、幸福等,并且促进大脑的认知发展。
而不是让宝宝突然学会某类知识与技能,能立马看到宝宝的进步,并且能代替家庭教育,解决一切问题。
这种功利的心态也会使早教机构的老师改变授课方式和内容,以迎合父母的需求。
或者导致父母看到孩子上早教班时没有明显改变,从而变得焦虑,甚至给孩子施加压力,那么早教班反而会成为家长与孩子共同的负担。
那我家还要不要报早教班呢?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又不对早教班寄予厚望,带着孩子去玩一玩还是挺好的。
早教班一般环境比较干净安全、人员流动不那么嘈杂,如果只是带娃上早教抱着玩的心态,一周去几次一玩大半天的,从性价比上,核算和对比下来,还是比带娃去动辄一两百的游乐场要好得多(何况还可以上课)。
所以,在报早教班之前,家长应该先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 孩子喜欢上早教班吗?
可以带孩子去试听一些免费的早教课,如果孩子喜欢这个新的环境、新的引导者、新的玩伴,那么他就能更好地在玩耍和探索中学习。
2. 上早教班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强迫自己放下工作和手机,专心致志地陪孩子玩两个小时,或者能通过早教班认识其他小朋友和家长,拓展孩子的社交圈,是可以的。
但如果指望早教班能替代家庭教育的作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甚至希望早教班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发育,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仅仅是周围人都去报班,所以也要让孩子去报名,更没有必要。
3. 非去早教班不可吗?
如果你能通过读书、看文献、关注各种靠谱信息源获得正确的育儿知识理念、能在闲暇时间好好陪伴孩子、能给孩子创造社交和学习的良好环境,也不一定非要去早教班。
给娃报早教班,如何选?接下来,如果已经决定了去早教班,那么以下几点是在选班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1. 资质和设施:
要看早教机构是否具备办学许可证(可以在网上查询其真伪),也要看其是否有安全通道、安全措施和安全的玩具和教具、明亮舒适整洁的环境。
2. 教育理念:
考察早教机构的教育理念、整个机构的文化氛围,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家长可以通过与早教老师的聊天,了解其专业性和教育理念。
3. 课程设计:
向老师了解课程内容的设置,看是否是基于宝宝每个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技能水平等选择合适的班级,而非拔苗助长。
4. 师资力量:
师资水平是衡量早教机构专业性的关键因素,早教老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证书,还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即使做不到一对一的教学,也要看看一个老师最多带几个学生,因为这决定了同样时间内,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和投入程度。
5. 品牌声誉:
一般来说,拥有科学、系统和完整教育体系的大型知名早教机构会比较有保障,即使不是最好的选择,至少也不会很差。
不用听早教班营销吹的天花乱坠,找一些妈妈实际问问,查查真实的网络评价,甚至多带娃上几个试听课感受下,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参考。
早教班再好,家庭教育不能忘实际上,早教的重点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只有学会了促进孩子认知发展的技能,才能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早教班再好,每周几小时的课程也难以真正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