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在前线,右边第二位没戴帽子的可能就是李弥|出自网络
由国内向缅甸方向进攻的远征军,事前作战计划遭到泄密,导致作战颇为不顺。
加上雨季连绵,前线补给困难,一连串的变局后,导致松山成了唯一的破局点。
时任上将的杨杰在视察后,给出的唯一建议是“用大炮轰”,其实说了等于没说,因为远征军每次攻击松山,都是在密集的炮火覆盖一轮之后。
这对于日军修筑的堡垒尤其是地下的暗堡没有丝毫作用。
卫立煌在前线|出自网络
钟彬军长的部队伤亡惨重,被何绍周军长接替。何绍周是何应钦的侄儿,都知道他是刷资历的,部队真正的指挥官其实是副军长李弥。
李弥总结了之前作战失利的原因,由正面直攻改为了侧击,才打开了局面。
鉴于部队仍旧付出了巨大伤亡,李弥又开始以坑道作业进攻,这就是龙文章攻击竹内连山的原型。
03
迷惑性的由来
松山战役中,国民政府高层不断给总司令卫立煌施压,卫立煌和副总司令宋希濂多次亲临前线。
卫立煌在前线|出自网络
李弥和参谋长更是在战后都挂了彩,据说何绍周都做好了亲自冲锋的准备。无他!国难当头下,每个中国人都责无旁贷。
只是,连后台硬、混资历的军长都准备冲上一线,可想而知,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
当驻印军和远征军会师后,美国友军对衣衫褴褛的远征军表现地并不尊重,他们傲慢的姿态被孙立人将军棒喝!
孙将军认为,在武器装备不如驻印军,且要克服高黎贡山、松山天险,兄弟部队打得并不比驻印军差。
远征军会师,左二为卫立煌,右二为孙立人|出自网络
这些战役产生了一系列的后续。
据说陈明仁将军在松山视察过日军的地堡修筑方式,创造性用在了东北,让101吃过苦头。
在松山战役中表现亮眼的李弥将军,成了日后金三角绕不开的话题人物。
远征军奋战过的一些城市如腊戌、曼德勒,这几天也频繁出现。这恐怕是我们把两个“南天门”混为一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