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节假日,我接到了大学本科同学的电话。同学问我是不是有空出门聚一聚。我却以加班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同学表示理解,连连说了几句:“好,好,那咱们改天再约。”然后就把电话挂断了。
回到卧室之后,我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大学毕业照。突然想起来那天的晚会,我们端着酒杯挨着个地和同学敬酒,并且嘟囔着说,以后一定要常聚啊。
大家都说:“好,好,不管以后有多忙,都会出来聚聚。”
可是多年以后,我们并没有多少联系。昔日热闹非凡的同学圈,如今变得冷淡寂寥,就连有时候想主动找一个人搭讪,都感觉害怕。
怕他很忙或者是拒绝,也怕自己说错了话,显得有些伤感,更怕我们最后都陷入到了沉默的尴尬。
有人说,年少的诺言,大都笃定而真诚,但成年以后,我们的话语却吹弹可破。
拒绝参加同学或者是朋友聚会,也许不是因为工作太忙或者生活压力很大,而是对曾经的同学或者是朋友不再像昔日一样地了解。现在我们都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或者用什么样的身份让自己融入其中。
我们平时缺乏联系,自然也就慢慢变得陌生。再走进或者是开始那段情谊,对我们而言,已经十分难堪和困难的了。
一份真正的友谊,需要两个人不停地用心呵护。请不要让我们的友情,在这一次次的“来日方长”里消磨殆尽。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有一个梦想,长大以后要带着父母环游世界。
但是等我们真正成年或者娶妻生子了,却总是忘了和父母联系。
不记得他们的生日,也不关心他们的身体,即使有时候回家和他们坐在一起,也总是感觉和他们聊不到一块。
我们开始嫌弃他们唠叨、不爱卫生、爱贪小便宜、管得太多......想和他们保持距离。
成年或者是独立以后,不要说带父母去环游世界了,就连他们生病或者离开人世的时候,也许我们都没有陪他们去医院或者是留在他们的身边。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视频,一个老母亲因为三个儿子从未回家探望过她,便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告上了法院,要求他们支付九个月的“房费”。
这个老母亲其实并不差钱,她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想提醒自己的孩子们记得常回家看看,不要忘了她。
生儿育女,父母要的其实并不多,他们只是希望在垂暮之年有儿女们的惦念或者是陪伴,足矣。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