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恩,动物与生俱来感人的反哺之情,令我们震撼和感动。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对于我国传统的敬老爱心的孝心变得淡漠,甚至消失。
那么,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却换来的是孩子的不孝和冷漠。这就需要身为父母的我们进行一下自我反思,原因可能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在年轻时有些事情没做好。
一、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导致孩子长大后不孝顺
老话常说,凡事有因必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此,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习惯,都与孩子在幼儿时期父母的教育和言传身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1、宠狗上灶,宠儿不孝
八零后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再加上生活水平都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吃穿不愁。开始涌现出了一种育儿模式,就是四个成人或者六个成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忙前忙后,惟命是从。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的表现。但是,不分对错的给予孩子,满足孩子就会变成溺爱。而过分的溺爱,只会让孩子曲解爱的含义,不珍惜父母的爱,变得自私自利。长大后失去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成为啃老族和月光族,还要靠父母养活自己,成为父母的巨婴。
记得在一则新闻看到过一个因为溺爱酿成的悲剧,一个男孩由于是家里的独子,受到了父母百般的宠爱与呵护。原本生活农村的条件就不太好,在加上家境本身就不富裕,父母需要每天起早贪黑到田地去劳作,才能够养家糊口。但是,贫穷的家庭却不能够阻止父母对男孩的宠爱,男孩到了上学的年龄,却不喜欢去上学,于是,父母就让男孩在家里满大街的跑着玩。吃饭时,男孩想吃肉,妈妈就把粮食卖了给孩子买肉吃。
在男孩十二岁时,爸爸暴病离世,男孩没有一滴眼泪。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妈妈一个人的身上,妈妈觉得男孩没有的父亲很是可怜,就对男孩更加宠爱。直到妈妈积劳成疾,病倒在床上,男孩子还在不停的抱怨妈妈不给自己做饭。不久,妈妈去世。邻居看到男孩可怜就会时不时的给他些吃的,男孩长到十八岁仍然到邻居家去要吃的。
后来,邻居们没有人同情他可怜他,一个月后,有人发现男孩竟然活活饿死在家中。
过分的溺爱导致孩子丧失独立能力,同时变得自私自利。孩子自顾不暇,谈何赡养父母,敬老,爱老。这也就应了那就俗话,宠狗上灶,宠儿不孝。
2、经常打骂孩子
有很多的爸妈脾气很是暴躁,经常性的对孩子责罚,或者打骂。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种下了怨恨的种子,而随着爸妈长久的打骂,孩子内心怨恨的种子也在日益的长大,直到开花结果。
等孩子长大后,爸妈也开始慢慢的变老,对孩子小时候的打骂感觉习以为常,甚至已经在记忆里消失。但是,孩子却记忆犹新,孩子对爸妈的怨恨日益剧增。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爸妈所期盼的母慈子孝的温馨画面。
3、不孝敬长辈
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爸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把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
爸妈对待自己的长辈,爱答不理,不赡养老人。无形之中就会让孩子耳濡目染到这种不孝的行为。等孩子长大后,受到爸妈的言传身教,也会故伎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