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走进叛逆期孩子的内心,怎样走进青春叛逆的孩子心理

首页 > 育儿 > 作者:YD1662022-12-17 08:40:47

不如换个方法,让他站到教室的最后面,别影响其他同学,有意忽略他的不良行为,然后继续上课,他就会明白靠这种方式来博眼球是行不通的,下次就不太愿意这么做了。

书中建议说,对孩子进行行为干预时,一定多强化他的积极行为,努力消除他的不良行为。

让孩子明确知道,什么事是对的,怎么做是对,他要是做到了,就给他奖励,可以表扬,或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鼓励他们。

反之,孩子出现了被明令禁止的不良行为,出现一次就被惩罚一次,拿捏好惩罚的程度,不能太轻,不痛不痒他不在乎,也不要太重,激发他们的反叛。

就像前文我们说的那个孩子,上课讲话做小动作,他的目的既然是吸引大家的关注,那么老师就可以经常喊他起来回答问题,或是领读课文,给他机会来表现自己。

如果他表现好,就及时肯定他鼓励他。

日子久了,他自然会懂得什么行为是对的,是被认可的,什么行为是错的,是没有意义的,他会修正自己的言行。

怎样走进叛逆期孩子的内心,怎样走进青春叛逆的孩子心理(5)

03 注重家庭的功能,激活家长搭档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种现象:

父母越操心,孩子越无能。

父母越干预,孩子越自卑。

父母越无私,孩子就自私。

为什么会这样?

书中对此解读为家庭功能出现了问题,父母越界,过度干预,给孩子带来了困扰和负担。

家庭最大的功能是提供融洽的家庭氛围,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

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是好的呢?

父母可以做到这些就可以了:

生活作息规律

早餐丰盛

让孩子承担跟年龄匹配的家务

每天运动1小时

每天、每周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积极参与社会团体活动

每周有半小时以上的亲子交谈

餐桌上不看手机,不谈成绩

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比如零花钱和玩游戏

对照这些细节,我们就能发现自己的家庭存在哪些不足,然后弥补,努力提升家庭的功能。

其中,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怎样走进叛逆期孩子的内心,怎样走进青春叛逆的孩子心理(6)

夫妻恩爱和睦,能满足孩子内心对安全感和秩序感的需求。

现实中那些夫妻不睦,天天吵闹的家庭,孩子多数敏感叛逆,软弱孤僻。

这就是家庭没有提供孩子需要的功能,父母没有做到位给孩子带来的弊端。

书中用了十六字总结家庭功能:

各归其位,各取所求,见我所爱,给其自由。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如果每个孩子都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生活,我想他们大概率会是身心健康、快乐自足的孩子。

为人父母者,先激活自己,处理好自己跟另一半的关系,成为好夫妻,再当个好父母。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父母做到位,家庭氛围就到位,孩子就不会差。

书中还建议,6岁之后,母亲要适度退让空间,充分给与父亲教育权。

因为6岁前,孩子会更多地依赖母亲。

但随着孩子的成长,进入青春期前后,父亲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妈妈尊重爸爸,爸爸在孩子跟前就越有权威,同时让爸爸多参与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的教育成果也更明显。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12-18岁之间,则需要夫妻搭档,通力合作,一起陪伴孩子,处理孩子的问题。

怎样走进叛逆期孩子的内心,怎样走进青春叛逆的孩子心理(7)

04 青春期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的父母

青春期是一个人身心巨变、追求自足、决定未来的关键时期。

从12岁到18岁,孩子看似飞快长大,独立起来,实则他们的内心非常需要父母的高质量陪伴。

父母要教会他们认识情绪,管理情绪,教会他们爱与被爱,帮助他们规划学习和人生目标。

青春期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孩子,能否成为一个自信独立的成年人。

如果你有孩子,如果你是教师,想读懂青春期的孩子,这本《青春期的挑战》就是最好的帮手。

全书由杨咏梅、刘颖、刘学兰、傲德、安洁这五位心理学家联手打造,提供了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那些困扰父母的青春期教育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最后,想起那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家庭的传承者,是国家的未来,希望每位父母,都有足够的智慧,育出最棒的子女。

------------------End----------------

文/鱼白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