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次脐带的剪断,也就是孩子超过六岁以后,有了自主的行为意识,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母亲就需要狠下心来推开儿子,让他们慢慢去扩大社交圈,适应社会发展。
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曾经说过:“童年需要一个终点,而培养孩子独立、培养孩子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离开家长安全的怀抱,自主追求高一级的冒险和挑战,则是家长的职责。”
如果母亲总是包办一切,让孩子依赖自己,他们就无法成长为真正的大人。
母爱的“戒断”,需要循序渐进当然,这里所说的推开孩子,“戒断”母爱并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需要有方式和方法,注意循序渐进,避免你们前后的态度差异过大,给孩子们带来心理阴影。
研究发现,养育男孩是需要从亲密和距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究竟该怎么做呢?
0~3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可以关心拒绝溺爱
这一年龄段的小孩,正是需要建立起依恋关系的时期,他们需要获得父母无条件的爱,来获得安全感,确定个人存在的价值。
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相信这个世界是安全的,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所以,母亲在这一阶段的职能就是: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多给予孩子赞美、鼓励,亲密的肢体接触和心理呵护,保障男孩身心健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疼爱并不等于溺爱,母亲要把握好尺度,如果涉及到原则性问题,该惩罚还是要惩罚,不要为爱包庇孩子的错误。
4~5岁:尝试让男孩做家务
到了四五岁的小朋友,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平时像个“小大人”一样,会抢着帮母亲干家务,渴望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同。
所以母亲要学着放心地让孩子自己去做,首先从家务上放手,鼓励孩子们参与家庭事务,培养其家庭责任感,还能锻炼自理能力。
6~7岁:鼓励男孩走出“家门”,多在外面社交
进入到小学阶段的男孩,离开了父母的襁褓,社交圈不断扩大,需要独立应付外面复杂的社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这时母亲要多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大胆地社交,而不是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处处限制孩子的交友。
总而言之,男孩的成长是一朵晚开的花,我们需要耐下性子,悉心浇灌,想必他们总有一天也能开出绚烂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