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大人,孩子在家要打大人

首页 > 育儿 > 作者:YD1662023-04-14 20:49:46

今天看到一篇育儿文章,讲的是《你好爸爸》这个节目中,包贝尔讲述自己曾在女儿饺子动手打阿姨(应该是他们家的育儿嫂)时,马上一巴掌打了回去,对于这件事,这篇文章是持批评态度的,认为包贝尔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在“以暴制暴”。

很多育儿文章也会提到,孩子犯了错误,父母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应该打骂孩子。

孩子打大人,孩子在家要打大人(1)

我不反对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尽量少动手打孩子这种育儿理念,但是对于孩子动手打大人,父母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孩子动手打大人不是一个小错误,孩子第一次打大人时也未必就是真的对父母或者长辈不敬,可能只是出于好奇或者只是发脾气时的一个无意识的动作,此时父母如何处理,对孩子以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家女儿在一岁左右时,也曾动手打过我一次,我当时并没有生气,情绪也没有失控,而是重重地打了她打我的那只手,并严肃地告诉她:“不可以动手打人,你打妈妈,妈妈会很疼,就像刚才妈妈打你一样。”

女儿当时因为疼而哭了,她那时候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已经能听懂不少话了,我的话她应该是听懂了——因为我马上又问了她:“那你以后还打妈妈吗?”并拿起她的手让她打我,她没有打,手缩回去了。

后来,我的女儿即使发脾气,也没有动手打过人了。

孩子打大人,孩子在家要打大人(2)

当然,我的这种教育方法不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我也相信一定还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但我并不认为它一定是错误的,其实这种教育方法,和“体验式”教育很相似。

举个例子,一个小孩子总是喜欢去摸桌上的热水瓶,父母告诉他热水瓶不能摸,容易被烫到,但孩子就是不听。于是,父母将热水瓶的塞子打开,把他的手拿到瓶口,孩子因为被烫到,一下子就把手缩回去了。父母趁机告诉孩子:“这就是被烫的感觉,如果你以后不想再体验这种感觉,那就不要再玩热水瓶了。”自此孩子改掉了摸热水瓶的习惯。

孩子打大人,孩子在家要打大人(3)

这种“体验式”教育方式,很多时候比父母讲一堆大道理要更有用。我们常说“无知者无畏”,说的就是人因为缺少对危险和后果的认知,所以才敢去做一些危险或者不好的事。孩子更是如此,因为年龄和经验的局限,更加预料不到事情的后果及危险,有时候只给他讲道理他仍然意识不到,所以不如让他亲自感受一下,才能对危险及后果有深刻的认识和印象。

所以,我认为,孩子打大人,大人“以牙还牙”地打回去,未必就是错的。

早前有一个视频在网上非常火,就是一个十来岁左右的男孩在短短的几秒时间内,飞踹母亲好几脚,而他的母亲一直在躲闪。我相信如果这个男孩再不被好好教育,将来打骂父母的程度可能就不止飞踹这么简单了,拿刀砍都是有可能的。

像视频中的这个男孩,肯定不是第一次动手打父母了,他之所以敢飞踹自己的母亲,必然是父母一次次纵容的结果。如果孩子第一次打父母时,父母就狠狠地“还回去”,而不是笑嘻嘻地若无其事,或者来一句不痛不痒的“你这样不对”,我相信事情一定不会发展到后来这个地步。

孩子打大人,孩子在家要打大人(4)

当然,大家不要误会,我并不是在提倡所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任何错时都将孩子打一顿,让孩子长记性,毕竟孩子犯的错误有大有小,犯了不同的错误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打”并不是万能的,只不过,在孩子犯了打大人这个错误时,父母“打回去”并无太大的不妥,或者说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教育方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