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将宝宝带到这个世界,她所见到的第一个人。经过十月怀胎,母亲与胎儿的联系与熟悉便与他人不同。
自然的亲近感和朝夕相处的照顾,使母亲与孩子间的依恋之情更为深厚,这样的依恋如果不进行适当的疏导,会让孩子成长之后,无法快速、独立的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应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所以,依恋可以阶段出现,但不能一直伴随。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孩子的依恋较为明显1.不让妈妈出门
孩子在妈妈即将出门的时候,会意识到妈妈有一段时间会“消失”,她会产生不安的情绪,随之依恋之情增加,会哭泣并出现阻止妈妈出门的行为。
2.离开妈妈后,在想到妈妈时就哭泣、寻找
孩子从有意识开始,便第一个了解母亲的声音、感受,妈妈在周围的存在,是她所习惯的环境。
如果在玩耍时,有较长一段时间看不到妈妈,宝宝自然会寻找妈妈的位置,甚至在游戏时,联想到了妈妈,也会出现哭泣,并要求妈妈出现的行为。
3.妈妈进门会立马哭泣,转而就会心情变好
当妈妈外出一段时间后回归,宝宝第一眼见到后会抱着妈妈哭泣,仿佛受到了很大委屈,有了妈妈的拥抱后,会慢慢平复情绪,进而十分愉悦。
4.要求时刻陪伴孩子
当宝宝进入依恋期后,会十分“粘人”,行走坐卧都要求妈妈在场,如果妈妈没有专心陪孩子游戏,而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玩儿,宝宝还会强行扭过妈妈的脸看自己,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自己身上,变成妈妈的“小尾巴”。
5.害怕妈妈突然离家,常常关注妈妈的动态
宝宝的依恋期出现后,会十分害怕妈妈的离开,经常关注妈妈的位置和动态,游戏也要求和妈妈玩耍才会开心,对于其他照顾的亲人,会有一定疏远,通过安抚已经很难让孩子理解妈妈仅仅离开一小会儿这件事,这是依恋高峰期的表现。
其实,孩子的依恋期是有一定时间段的,家长只要帮助孩子度过依恋期,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这里有一些小妙招分享给各位宝妈。
如何缓和孩子的过度依赖心里1.安抚孩子情绪,告知离开时段
孩子刚进入依恋期时,可以在短暂离开前,抱抱孩子,安慰孩子,并告知孩子自己仅离开一小段时间,让孩子不必害怕,给足孩子安全感,并交由孩子较为熟悉的亲人照看,可以抚平孩子的紧张感。
2.转移孩子注意力
依恋期初期,可以在母亲离开时,使用玩具或新鲜游戏,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暂时不要想妈妈离开的事情,也是有效帮助孩子离开依恋感情的方法。
3.尽快回归,不可失去孩子信任
宝宝虽然年幼,但是很敏感,当妈妈离开时,她会莫名的有不安全感出现,如果妈妈没有按照约定回来时,宝宝就会出现烦躁的情绪。
慢慢的不相信妈妈所说只是短暂离开,害怕失去妈妈,如果下次再离开,宝宝会十分抗拒,失去了对妈妈的信任。
其实,当宝宝能区分陌生人和亲人开始,宝宝对亲人的依恋情感就在渐渐的成长。进入2岁左右便进入了他依恋的高峰期。
通常表现为希望大人24小时陪伴,如果妈妈有时做不到,孩子甚至还会在睡梦中惊醒。这个年龄的宝宝有这个需求是合理的。
团子妈心里话:
家长通常更重视宝宝生理上的需要,而对宝宝情感上的需要会以各种理由而拒绝或打折扣,其实是伤害了宝宝的心,尤其在“依恋期”,这样的“伤害”对宝宝的心理也会带来很深的影响,家长需要拿出自己的足够关心和耐心,帮助孩子愉快的度过依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