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麦家说:成年不等于成人,成人取决于成长。
爱和溺爱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能让孩子获得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爱的倾注,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走向独立,踏入人生,获得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能力。
如果父母的爱,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就是溺爱。
我们就拿孩子独立吃饭这个问题来分辨爱与溺爱:
6个月的婴儿,因为手眼协调能力不足,精细动作发展不足,我们给他喂饭,这是爱
2岁多的幼儿,已经具备手眼协调能力,使用餐具的能力,我们给他喂饭,且每次都喂,这是溺爱。
喂饭这个充满爱意的行为,剥夺了孩子自己使用餐具,学习独立吃饭的机会,没有促进孩子的成长。
我们对孩子的养育方式,要与其年龄相匹配,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
如果一直把孩子放在“婴幼儿”这个标准上,我们就会陷入“过度养育、过度保护”的溺爱里。
如何爱孩子,才能避免陷入溺爱1、爱可以无条件,但得有规则
我们不要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无条件的爱,是指父母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有能力就给,没有能力也要创造能力去给。
爱无条件是指:父母要爱孩子本来的样子,不论高矮胖瘦、内向或是外向、学习好或是学习坏等等。
孩子不会因为做对了某件事情才配得上做我们的孩子,我们也不会因为孩子做错了某件事情而嫌弃孩子。
在面对孩子的各种要求、需要纠正的事情上、需要培养的能力上,“用爱发电”是不行的,要制定规则,有所限制。
就拿孩子买玩具这个最常见的问题来说。
我们爱孩子,所以会给孩子买玩具,让孩子获得玩玩具的快乐,但是,孩子会出现天天要买玩具,还因为没有金钱概念,选很贵的玩具,这个时候,规则和约束就要和爱一起执行。
跟孩子约定好,多久买一次玩具,每次买几个,每个价格不超过多少钱。
孩子因此获得的经验是:父母会买玩具给我,他们是爱我的,但是我不可以无限制要买玩具,我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2、爱需要指向成长
我们对孩子的爱,需要有一个思考:这个爱的方式,能不能帮助孩子获得成长,什么该帮,什么不该帮,如何做,怎么做。
这也是很多父母困惑的地方:我可以这么思考,但是如何判断呢?依据是什么?
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掌握孩子每个阶段的基本成长需求。
1岁多的孩子,成长需求是自我意识发展,那我们的爱就是:多给他做决定、做选择的机会,尽管他的决定看起来不那么明智,也不会代替他做决定。
2岁左右的孩子,成长需求有情绪能力的发展,那我们的爱就是:接纳他的发脾气哭闹,不回避会让他哭闹的事情,教会他如何识别情绪,用什么方法表达情绪。
有目标、有方法的爱,才能带来成长。
著名哲学家歌德有句名言,孩子应该从父母那里得到两样东西:根和翅膀
是啊,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折了翅、烂了根,然后堕入深渊?
既然大家都不想,那就别用“溺爱”来浇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