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亲宝宝育儿 每天一个育儿问题,让你轻松当父母,开心养孩子。 大家也可以在留言里留下你养娃中遇到的问题,轩妈知无不言哦。 很多爸爸妈妈可能会发现,宝宝 1 岁以后,开始变得很容易哭闹,一旦没满足他的要求,或者啥事没依着他,他就又哭又闹。 比如他吃饭的时候,喜欢拿着勺子玩,你一制止,他就开始哭;他在外面看上了喜欢的玩具,你不给买或者不让他玩,他也会哭。 一般家长就会习惯性把这些行为归结为“宝宝越大越调皮了”。 可是宝宝到底为什么哭闹呢?不满足他就哭闹该怎么办呢? 宝宝哭闹常见原因 其实宝宝到了这个阶段,还不会说很多话,哭仍然是他能想到的唯一的表达方式。 但是他的认知、动作等各方面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他的需求和想法会随之变多。 1、表达自己饿了、困了等需求 宝宝还不能明确和妈妈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在这个阶段,他饿了、困了、尿了或者想要妈妈抱抱,仍然还是会用哭的方式让你知道。 2、行动不想被限制,用哭来反抗 宝宝感兴趣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探索*比较强烈,什么东西都想要摸一下,什么事情都想要跟着做一下。但是妈妈这个不让碰,那个不让做,只能哭。 比如宝宝看到妈妈在扫地拖地,也会想要去拿扫帚和拖把; 看到妈妈在用洗衣机,也想要爬上去按一下按钮; 甚至看到大人在吃东西,也都会跑过来抓一把直接放进嘴里。 当妈妈不让做的时候,他就会哭。
3、渴望独立做一些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1 岁之后,宝宝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想要自己独立做一些事。 但由于认知能力、精细动作、协调能力等还没有发展到相应水平,常常失败,容易因此而哭闹。 比如,宝宝想要自己拿筷子吃饭,可是夹不起来的时候就会生气哭闹。 如何让宝宝减少哭闹 1、教宝宝用哭闹以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这个阶段,宝宝已经可以理解你说的大部分话了,可能还会说几个简单的词语,如爸爸、妈妈、抱抱等。 在宝宝想要表达自己想法时,可以多引导宝宝说话,比如宝宝想要吃香蕉,你可以引导他说:“宝宝,你要不要吃香蕉,你说要,妈妈就给你吃。” 或者教他用一些身体语言来表示,如:用手指、点头、摇头等。 2、帮宝宝梳理情绪,让他知道哭闹并不能达到目的 如果宝宝正在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哭闹时,妈妈可以引导宝宝:“你一直哭,妈妈不知道你要什么,你告诉我或指给我好吗?” 然后帮宝宝梳理他的情绪并说出来,比如“你想要这个玩具,可是你拿不到,你很着急。”、“妈妈不让你碰那个红红的水壶,你很生气。” 让他慢慢知道哭闹并不是表达自己要求和情绪的唯一方式,而且哭闹这一招并不能达到目的。 但是千万不要在宝宝哭的时候和他讲这些道理,和大人一样,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往往听不进别人的话。 所以妈妈要先安抚他,让他安静下来。
3、宝宝想独立做的事情不要帮他做,也不要打击他 这个阶段的宝宝,很喜欢做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 他想做独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直接替他做,也不要在他自己做失败后哭闹时打击他,说一些类似“你自己做不好,还要哭”的话。 应该先安抚宝宝,然后鼓励他多尝试几次,如果宝宝还是没有做到,告诉他:“这次没有做到没关系,下次我们继续练习,多做几次就可以啦。” 或者给宝宝做一些示范引导他去完成,如果宝宝愿意妈妈帮忙,则可以配合他一起做。 这样的话,宝宝就不会每次都以哭闹收尾了。 4、用“你可以做”代替“不要做” 在这个阶段,宝宝可能会做一些在大人眼里是“不正确”的事,但宝宝自己不知道。当大人制止他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因为满足不了而哭闹。 这时候,妈妈可以用这两个方法。 转移注意力 比如宝宝想打人的时候,可以拿一个球吸引他,让他过来和你一起玩球,这样他的注意力就被转移到玩球这件事情上了。 强化正确的行为 比如宝宝在吃饭时乱扔食物,妈妈不要直接和他说“你不可以扔食物”,这样宝宝记住的很有可能只有“扔食物”这个行为。 妈妈可以告诉他:“你不吃的时候,可以把食物放在餐桌上。”那么宝宝记住的动作可能就是“放在餐桌上”。 这样的话宝宝就不会因家长不让他做什么事,觉得被限制而哭闹,还能学会更多正确的做法和行为。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文章来源:名校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