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大家好,我是丹丹吖,90后职场妈妈。
你也许听过这样一句话:从小会讲故事的孩子,往往不会差到哪里去。
确实如此,讲故事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包括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等。
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也许遇到过和我一样的困惑:从小开始做亲子阅读,带着读了不少书,但孩子就是不愿意复述。
如何让孩子愿意复述?主动给我们讲故事呢?和大家分享我近期的经历、做法和效果吧。
“儿子的儿子叫什么”,“孙子”
“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玄孙”
“玄孙的孙子叫什么”,“不知道”
这是上周和女儿讲的《史记》中的故事,是一段孟尝君和他父亲的对话。
(图片来自女儿绘本拍照)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我通过“我问她答”的方式,带着她回顾。
我:“故事里有哪些人?”,女儿:“孟尝君和他爸爸”;
我:“孟尝君问了什么问题?”,女儿:“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
我:“那他爸爸是怎么回答的呢“,女儿:”儿子的儿子是孙子“;
我:“是的,除了这个,孟尝君还问了什么问题呢?”,女儿:“我想不起来了”;
我:“他还问了另外两个问题‘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玄孙的孙子叫什么’,他是怎么回答的呢?”,女儿......
我:"他说孙子的孙子是玄孙,玄孙的孙子不知道叫什么“;
我:“最后孟尝君说了什么?”,女儿......
我:”孟尝君说他父亲,家里藏着那么多的财产,难道是要传给连称呼都不知道的后代吗?“;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以上回顾对话,其实是我带着女儿用“五指复述法”复述故事的第一次尝试,全程大概1分钟左右。
“五指复述法”锻炼的是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大脑参与再次加工的过程,表达的关键是理解*的再创造,是“输入——理解——*——输出”链条中的关键一环。
(图片来自xhs)
人物:这个故事里有哪些人?
地点:故事发生在哪里?
开头:刚开始发生了什么?
中间:然后呢?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结尾:最后是什么样的?
通过这五个提问,帮助孩子梳理思维,解决“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的问题。
在初步尝到“五指复述法”的甜头之后,我和女儿讲完故事之后,刻意增加了回顾环节,并且和女儿明确沟通了这一点,她表示认同。
亲测之后,效果很不错。和大家分享下我们近期的经历: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日下午,我给女儿讲故事,她挑了一本关于植物的《十万个为什么》的书。
书不算厚,不到四十页,大概有十五六个类似于“为什么有的橘子甜有的橘子酸?”这样有趣的问题。
如果单纯地读上面的文字,大概十分钟就讲完了。但我们却前前后后断断续续讲了两三个小时。
惊讶于女儿竟然能坚持听完,也惊讶于回顾的效果,当然还有我们之间的亲子互动质量。
在女儿的提议下,我们在讲的过程中,讲了很多有趣搞笑的事情;同时加入了回顾环节,大概讲完三四个问题,我就会刻意地带她回顾前面的问题。
于是,讲故事的画面变成了这样:
我把大问题抛出来(比如为什么有的橘子甜有的橘子酸?)之后,故意停顿一下,然后问她“你吃过很甜的橘子吗?”“吃过很酸的橘子吗?”。
成功勾起她的回忆、抓住她的注意力之后,我把书上的正文内容读出来,为她揭秘问题的答案。
然后我一句,女儿一句,有来有往地开始发散思维。
看到或想到有趣的事情,说着有趣又搞笑的话,基本全程笑哈哈,以至于两三个小时过去了,都没有多大的感觉。
只是讲到最后,女儿有些耐心不足,会问还有几个页讲完;当讲到最后一页的时候,她来了一句“耶,终于要讲完了”。
我理解她当时的状态,同时也很佩服她,不到六岁的孩子,竟然能听我讲两三个小时,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
毕竟在《》中我还有点担心,亲子阅读从现有的半小时左右增加到一小时,女儿是否能适应,现在看来完全是多虑了。
同样令我惊讶的还有昨晚的亲子阅读,女儿挑选的5本书,持续讲了快一小时。
过程中,很多搞笑的话题,我们几乎从头笑到尾,比如“缩成一团的西瓜虫被螳螂一脚踢开”、“被蜈蚣抓着肚皮痒到变形的蜗牛”等等。
每本书讲完之后,我都会带着她复述,依次按照“人物-地点-开头-中间-结尾”的顺序提问。
最后一本说完时,我没有立即带着回顾,女儿还问“妈妈,我们不回顾了吗?”
最后真的被女儿的这句话惊讶到了,要知道刚开始她对复述是有些排斥的,觉得浪费时间,并且有些忘记了回答不上来。
但我强制要求必须要有回顾的过程,在她想不起来时,给她提醒和暗示。很快,她就习惯了这个环节。
所以,不要觉得孩子不行,有时候她们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得多。
“五指复述法”是一个很好用的梳理思维的工具,不仅让孩子在复述故事时有直观的抓手和落脚点,还可以帮助父母根据关键点引导孩子,进而检查记忆和理解能力。
人物和地点是故事的基本思考点,开头、中间、结尾,这是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解了这一点,可以帮助孩子有条理地思考和说话。
其实,对于孩子的表达能力来说,逻辑清晰条理明确,比华丽的辞藻更关键。
所以,可以从“五指复述法”开始,逐步引入一些表示条理性的词语。
(图片来自L先生课程内容)
这个图上的逻辑关系相对比较全面,我们在引入时,可以挑选一些简单常用的词语,比如:
举例:例如.......;打个比方说......;
顺序:首先、然后;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
转折:但是......;不过......;
观点:我不同意......;我认为......;我的理解是......;
因果(说服):因为......所以......;因此......。
好了,以上就是“五指复述法”相关的介绍以及我们实践的经历了。我会带着女儿继续实践练习,期待下一次和大家分享她独立复述的经历。
想让孩子学会讲故事的家长,可以通过“五指复述法”把“复述故事”这个看起来比较难的任务,一步步地拆解,把大目标变成一个个比较容易达到的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