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能否健康成长,有三个重大意义,一是孩子自身的成才,二是家庭的希望,三是国家民族的未来。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首先需要政府将基础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其次需要学校、老师不忘初心,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再次需要家长更好地履行孩子人生第一导师的责任。
我个人认为,一个孩子要能茁壮成长,最后能在社会上体现个人价值,与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息息相关。我十分认同一个成才(成功)逻辑: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好的习惯——好的性格——好的人生。所以,好习惯的形成,需要孩子在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正确的行为。比如:过马路,要看人行红绿灯,要走斑马线。再比如,上课要专心听讲,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做作业要一丝不苟,绝不可马虎了事。考试要仔细读题,运用好每一个已知条件,等等。这些好习惯,又是靠什么支撑的呢?靠好的思想。也就是说,你学习的起心动念是什么?不解决这个问题,是无法持续产生好的行为的。孩子们,要扪心自问:学习是为了什么?为家长去学习吗?为了去攀比炫耀而学吗?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去学习吗?很多的伟人,为什么有那么强烈的学习*,是因为他们的理想很单纯、很远大。
在孩子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长的榜样作用(或者说自律)至关重要,家长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很多的中国家长有一个观念误区:父母碌碌无为,但是孩子一定要光宗耀祖。父母可以不上进、躺平,但是孩子一定要好成绩,上名校。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愿望,孩子去帮我实现吧。我个人认为,父母可以是一个很平凡的人,或者是一个没有财富的人,因为这个社会99%的人都是极其平凡的人。但是家长不能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不能是一个缺乏善良的人,不能是一个没有正能量的人,不能是一个没有上进心的人,不能是一个做事不认真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付出才有回报,没付出注定没有回报。你的专注力在哪里,哪里就会产生你想要的结果。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少看电视,少看手机(特别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少打游戏和麻将,多和孩子平等沟通,多和孩子探讨学习方法,多看看孩子的作业。
对家长的几点建议:
一、星期天带孩子去看望老人,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二、星期天去图书馆,培养孩子喜欢看书的习惯。
三、选一个球类项目,陪孩子持续练习。
四、星期天去户外,观察大自然。
五、星期天一家人集体做大扫除。
六、星期天去性价比高的游乐场,锻炼胆量和协调性。
七、星期天去书店看书、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