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他们或活泼、或调皮、或可爱、或暴躁,这些都是他们性格的一面。
如果说她们是一个乖宝宝,那家长自然不会担忧,有这样的孩子更是一种福气;可如果他是一匹桀骜不驯的小野马,那家长肯定会特别头大,面对这只小野马,家长应该如何是好呢?
前段时间参加了社区的一个妈妈帮的调查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面对1-3岁左右的孩子家长,我们调查的主题是:当孩子有什么样的行为是你最担心的?而这其中有很多的家长较为担心的是“宝宝爱打人”,觉得孩子有暴力倾向,年龄都在1岁半左右。
看来,这的确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小小的孩子怎么会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呢?随后,我们采访了妈妈帮的几位妈妈:
- 1号妈妈:我家里的宝宝刚刚1岁2个月,是一名小男孩,这个孩子在人多的时候见了人就打,不管是陌生人,还是自己最亲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而且现在这个家伙还处于外星人无法沟通的阶段,你和他说什么他都不会听,我真不知道他是开心才打人还是生气才打!
- 2号妈妈:我家孩子一岁半,但是我觉得他现在有严重的暴力倾向,有事没事就爱挥动这小手私处示威,有些时候还会拿起一些东西使劲晃悠,想给别人一些震慑力。看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越发觉得他的脾气不好,一生气就发脾气,拿起什么扔什么,我现在孩子是不是有问题?
- 3号妈妈:我女儿1岁5个月,这个孩子现在特别爱抢别人的东西,每次带她出去玩,她都把别的小朋友打哭。每次我都教育她不要这个样子,可是答应好好的,转眼就和其他孩子打起来,各种方法都用了,感觉教育孩子太失败了。
听到这几位妈妈的话,深知她们内心的痛苦,在漫长的育儿生涯中,孩子爱打人这个东西,确实是所有家长无法逃避的难题。而1-3岁又是孩子的黄金生长期,如果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形成了不良的坏习惯,那势必会影响一辈子。
而当务之急,我们更应该从事情的根本去了解孩子“爱打人”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把孩子爱打人这个问题一究到底!
▶为什么普遍1岁半左右的宝宝最爱“打人”呢?事实上,这个问题不光是妈妈帮的妈妈困惑,有很多的家长都表示自家的孩子有过这样的行为。比如他们会打最亲近的人、还会抓妈妈的脸,甚至将玩具、食物乱扔来发泄自己的愤怒。
其实他们有这样的行为,并非是他们在真正的“打人”,他们的这些行为并不一定具备攻击性,而深藏在这些反常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往往是他们在这个阶段所发展的新需求。
▎他们在长大,需要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
对于1岁半左右的宝宝来说,他们看似很强的攻击性行为背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比如:
- 他们有时候咬人、咬东西有可能是自己的牙床不舒服,而这种行为可以缓解他们长牙的疼痛;
- 他们有时候会和爸爸妈妈抢东西,没准是因为他们饿了,希望得到食物;
- 他们有时候会推人,可能是感觉不希望你在他们面前,或者挤到了他们,希望活动自己所需的空间;
- 他们有时候打人,或许他们觉得看护人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在发泄他们的情绪。
我们要知道,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并没有实质性,而这些令大人恼火的行为也并非给他人造成本质的伤害,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