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会变的暴力
孩子的成长依赖于父母,模仿于父母,父母的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学到自己身上:内心感觉痛苦,就可以通过暴力来发泄。
或许孩子的暴力,将来就会返还给父母自己。
对自己父母拳打脚踢的不孝子,很多都来源于父母曾经的暴力对待或溺爱。
2、孩子会变的自卑
常常被打的孩子,内心是自卑的。
因为他们不懂自己为什么会被打,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为什么自己不被爱还要活着。
自卑会让人活的小心翼翼,也会让孩子用冷漠和暴力来武装自己,所以父母不要说“我家孩子并没有自卑,他看起来甚至有点太要强了”。
3、孩子会讨厌父母
有个宝妈私信说,自己常常对孩子发火,有一次孩子跟我说‘全家最讨厌妈妈’,我该怎么办?
孩子会爱自己的父母,也会因为爱父母却得到父母负面对待而恨父母,这对孩子来说太正常了。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静,冷静的思考,不要做一个不懂反思自己的父母:
①思考自己和孩子是对谁错;
有时候还并不是孩子真的错了,有时候孩子错了却认为自己是对的,无论什么情况父母都不能一开始就跟孩子说:你错了。
一上来就说“你错了”,会直接把孩子放在父母的对立面,这时候父母再想劝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当孩子不接受自己的“教育”时,父母要先想办法站在孩子那一面,表示自己能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在具体的从这件事情中摘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能够理解“为什么是我错了”。
②思考孩子的行为是否属于反常行为;
当孩子的行为十分反常的时候,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孩子行为反常,说明有内情:我家孩子很内向、性子很软,为什么这次却对一个小朋友动手了呢?
父母除了要跟对方道歉,还要弄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动手:心理在生气或者别的小朋友惹怒了孩子。
父母要懂得探索孩子行为背后的思想。
其实嘛,孩子行为太过分了,父母觉得不动手不行的时候动手,也没有什么问题。
打孩子确实有一些好处:
1、孩子更加皮实
孩子做错事被父母打,在以后遇到挫折的时候,也会更加有勇气去面对挫折,而不是软弱。
2、孩子容易产生敬畏感
会让孩子对父母的权威快速产生敬畏感,孩子更容易快速从行为上改正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内化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