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幼儿吃饭的方法,幼儿吃饭步骤的教导方法

首页 > 育儿 > 作者:YD1662025-04-27 12:32:16

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食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常常出现挑食、偏食、进食速度慢,不合理零食、喜好甜食、饮料、快餐、油炸食品、进食不专注等饮食行为问题。

如果不加以纠正,不仅会影响到孩子当前的营养状况,出现发育迟缓、超重肥胖、免疫力低下、龋齿严重等问题,还会影响到儿童成年后的饮食习惯和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行为,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努力,想要更好地帮助孩子纠正,我们先要了解儿童的饮食行为发展特点。

儿童饮食行为发展特点

就像幼儿体格发育、大脑发育、消化系统发育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特点一样,饮食行为发展也有其特点,并且贯穿这整个生命历程。

引领幼儿吃饭的方法,幼儿吃饭步骤的教导方法(1)

0-6月龄

让宝宝尽早熟悉陌生食物气味

0-6月龄,母乳是婴儿的主要食物,受进化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人类先天喜欢甜味而拒绝苦味,如果哺乳期各位妈妈什么食物都吃,乳汁也会带有各种食物的味道,能让幼儿提前接触到陌生食物的气味。

一项针对婴儿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接受陌生蔬菜的几率更高,原因可能是母乳喂养婴儿所接触到的各种味道减少了他们对新食物的恐惧反应。

引领幼儿吃饭的方法,幼儿吃饭步骤的教导方法(2)

7-24月龄

鼓励幼儿尝试各种天然食物,是塑造幼儿饮食行为的关键期

7-24月龄时,开始引入辅食,孩子的挑食、偏食的问题也开始逐渐发生。上幼儿园后的孩子挑食偏食的习惯大概率是在这个时期就逐步养成了。

另一项研究显示,在断奶期间,接触过胡萝卜汁的婴儿更容易接受由胡萝卜汁制成的食物,接触过多种蔬菜的婴儿比同一时期仅接触过一种蔬菜的婴儿更容易接受新的蔬菜。

同时,这个时期孩子也是从完全依赖母乳到相对自主的多样性饮食,所以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接触和适应各种天然食物的味道,这个时期是饮食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有非常高的可塑性,面对新的食物,孩子可能会出现拒食的情况,但我们需要有耐心,不断让孩子尝试,有时候让孩子接受一种食物可能需要15次甚至更多。

引领幼儿吃饭的方法,幼儿吃饭步骤的教导方法(3)

学龄前期:

纠正不良饮食行为的关键时期,父母榜样作用非常重要

如果在7-24月龄没有塑造好良好的饮食行为,那学龄前期需要老师和父母更加用心引导,这个时期孩子饮食行为仍然具有可塑性,同时其模仿能力也很强,所以容易受父母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挑食行为的发生率从2岁到6岁不断增加,6岁时达到峰值,6岁后发生率趋于稳定。与1.5岁和6岁的儿童相比,3岁儿童挑食行为的发生率最高。

引领幼儿吃饭的方法,幼儿吃饭步骤的教导方法(4)

学龄期:

饮食行为改变的第二个窗口期,同伴影响力增强,需重视食育。

而当孩子到了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自主意识增强,校园时间增长,这个时期孩子的饮食行为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是饮食行为改变的第二个窗口期,学校的食育课在这个时期也显得非常重要

引领幼儿吃饭的方法,幼儿吃饭步骤的教导方法(5)

青中年时期:

饮食行为基本定型,健康问题逐渐显现。

而当孩子成年后,饮食行为基本定型,很难再改变,养成了良好饮食行为的孩子会更加自律,拥有保持自身健康的能力,养成不良饮食行为习惯的孩子可能就会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所以从孩子的饮食行为发展特点来看,越早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干预越能起到作用!

引领幼儿吃饭的方法,幼儿吃饭步骤的教导方法(6)

在这里,先分享八条总体原则,接下来的几期学习中,我们会从挑食偏食、专注进食、不合理零食几个方面详细阐述纠正方法。

纠正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原则

1.让儿童体验饥饿感,获得饱腹感

让儿童体验饥饿、获得饱腹感,不在两餐之间以高热量零食和饮料补充餐中摄取不足,两餐间隔3h左右,在当下物资充足的年代,很少有孩子体验到“饿”是什么感觉,通过减少两餐之间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以及增加运动量的方法,能让孩子获得饥饿感,身体出于本能需求会减少对食物的挑剔。

2.进餐时间限制在30分钟内

让进餐时间限于30分钟内,对于进餐速度慢的孩子,进餐前告诉孩子只有30分钟进餐时间,30分钟后撤走所有食物,包括孩子最喜爱的食物,让孩子明白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吃饭。

3.对新鲜食物多次尝试

对新事物多次尝试,有时需要15次甚至更多,家长应该对此具有耐心,如果孩子对某种食物抗拒,家长可以改变食物的质地,例如胡萝卜打碎加到肉丸子里,或者改变烹饪方法,换着花样让孩子熟悉某种食物的味道。

4.使用食物链策略

用食物链策略将儿童不喜欢的食物混合在喜好的食物中,逐渐调整两者比例。例如幼儿不吃动物肝脏,可以把动物肝脏去腥后切成丝混合在肉丝里,逐渐增加肝脏的比例,孩子不吃猪肉,可以把猪肉混合鱼肉做成丸子等。

5.营造快乐的进食氛围

营造快乐进食气氛,消除进食分心如看电视、讲故事、玩玩具等行为,家长最好和幼儿一起进餐,鼓励玩以食物为主的游戏,用趣味性名称制作或称呼食品、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6.根据幼儿生长特点提供合适的食物

根据幼儿的年龄很生长特点,提供咀嚼和吞咽不同质地的食物机会,在制作幼儿餐食时要注意切配大小和烹饪软烂程度,否则幼儿咀嚼有困难的话会降低其对进食的兴趣。

7.陪同进餐,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幼儿

家长或抚养人保持良好的进餐行为,为儿童树立榜样,例如定时定点就餐,自主进餐、就餐时保持专注,遵守基本的用餐礼仪等等。

8.以中性态度对待儿童进食行为

以中性态度对待儿童进食行为,对于儿童已经存在的饮食问题抱以宽容的态度,用打骂责罚的方式纠正孩子的行为只会适得其反,应该具备耐心,逐步纠正孩子的习惯。

建立“家-园-医”联动的交互干预模式

“家-园-医”联动的交互干预模式即家庭与儿童保健医生、家庭与幼儿园、幼儿园与儿童保健医生联动的交互干预模式。建立“家-园-医”联动的交互干预模式有助于有效改善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

家庭与儿童保健医生联动有助于帮助儿童家长掌握科学的喂养知识。儿童早期的饮食习惯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家庭成员作为喂养儿童的重要他人,应当加强与儿童保健医生的互动,掌握科学的喂养知识。

家庭与幼儿园联动有助于开展有效的饮食教育课程。改变儿童对蔬菜以及其他健康食物的排斥态度,是幼儿园饮食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园应当与家庭积极合作,帮助儿童建立合理的食物选择图式,改善儿童对排斥食物的认知。另外,幼儿园也应当加强与儿童家庭饮食教育的一致性。幼儿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食育课堂,帮助家长在家庭中延续和巩固儿童在幼儿园习得的饮食知识和饮食习惯,保证儿童饮食经验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成都营养食育健康科技研究院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健康,如果园所或者家长有任何幼儿膳食营养和食育相关的问题及需求,欢迎联系小善我们的营养师会第一时间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儿童 健康中国 健康未来★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