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京剧《遇皇娘-打龙袍》,有包公巧办花灯会,寄此引出李妃流落民间一折。其中灯官向皇上报花灯,最后念出“天雷打死张继保”的灯名,惹得皇帝大怒,要处置灯官。那么天雷打死张继保是什么故事呢?
先说京剧《打龙袍》,故事原采自明代传奇小说《正昭阳》及《三侠五义》。讲的是包拯赴陈州放粮,途中遇失明老妇人告状。包公见此老妪气度谈吐不凡,细心查访,获悉此妇实为当今皇帝的母亲李宸妃。因而牵出“狸猫换太子”的旧案,当年因刘妃与太监郭槐以狸猫剥皮换去初生太子(即小皇帝仁宗赵桢),污蔑李妃诞下妖孽被贬冷宫,后又遭火烧冷宫,她侥幸不死流落民间。包公设计巧办灯节,向仁宗陈情,皇帝乃斩郭槐并亲迎李妃回朝。李妃责子不孝,命包拯行罚,包拯请仁宗脱下龙袍,打袍示警。
那么,包公进言,为什么要用“天雷打死了张继保”的花灯做引呢?“张继保”这一则故事,说的是薛荣妻妾不和,妾氏周桂英因夫赶考,遭大夫人虐待,于元宵节当夜产下一子,被送至清风亭内丢弃,后来被张元秀夫妇抱回,取名张继保。十三年后,张继保向养父母查问身世,遭张元秀责打跑至清风亭,恰逢亲生母亲周桂英,张继保由此认亲归家。张元秀夫妻思儿成疾,每日到清风亭盼子归来。后来张继保中了状元,路过清风亭,张元秀老夫妻前往相认,但张继保忘恩负义,不肯相认,把老夫妻当成乞丐,只给他们二百钱。老婆婆悲愤已极,把铜钱打在他脸上,夫妻相继碰死在亭前,后来张继保也被暴雷殛死。
此剧多个剧种均有编排。原名《清风亭》,又名《天雷报》、《雷殛张继保》。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八,记载有唐代张仁龟故事,与此剧内容近似。明代秦鸣雷作有《合钗记》传奇(已佚),一名《清风亭》。描写同一题材的传奇,还有鲁怀德《藏珠记》,明代戏曲选集《词林一枝》等等。《清风亭》在群众中影响较大,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清代剧作家焦循提到,幼时观看演出,观众“其始无不切齿,既而无不大快。铙鼓既歇,相视肃然,罔有戏色;归而称说,浃旬未已”。全剧以雷殛恶人收煞,符合古代人民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表现了当时“恶人终有恶报”的强烈愿望。
戏曲,在古代礼法教育不充分的时期,承担了宣传和教化的重要功能,像这种惩恶扬善的故事,在民间深受群众喜爱,也是传播道德观的主要方式。打龙袍一剧,包拯自李妃处回朝,巧妙设计,趁元宵节观灯,假借此类忤逆不孝的故事,讽谏皇帝,就是为了引出李妃流落民间的事情。也可说是用心良苦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