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野说导演不能演导演,文牧野导演主要成就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2-11-20 08:50:12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奇迹·笨小孩》,目前票房突破12亿,口碑持续飘红。这是春节档历史上罕见的现实主义题材,不是喜剧片的嬉笑热闹,没有特效大片的宏大奇观,却如此的“应景”——漂泊在外的打工人,为了自己幸福生活奋力打拼,抓住时代的机遇,于历史洪流中,谱写出命运的华彩篇章。

文牧野说导演不能演导演,文牧野导演主要成就(1)

《奇迹·笨小孩》剧照

这是导演文牧野的第二部电影长片。2017年,一部《我不是药神》,以“黑马”之姿横空出世。当时,33岁的文牧野,凭借这部长片导演处女作,一战成名。之后,他作为最年轻的导演参与《我和我的祖国》中《护航》篇章的讲述,光鲜背后的成全与牺牲勾勒出恢宏盛世之下的个体锋芒。

《奇迹·笨小孩》其实也是一次命题创作——2013年以后的深圳,这是个充满可能性又多少有些“空”的选题。城市很大,人很多,故事千千万。

虎年春节,电影上映的第一天,文牧野发了一条微博说,“生活打不倒善良的人,为大家讲一个幸福的故事。”

《奇迹·笨小孩》讲述了易烊千玺饰演的景浩,为了妹妹高昂的手术费,孤注一掷与逆境抗衡,在团结了一群“死都找不到工作”的失意人组成奇迹小队后,在相互咬牙互助的坚持和拼搏下,最终收获了成功和幸福的励志故事。

文牧野说导演不能演导演,文牧野导演主要成就(2)

《奇迹·笨小孩》截图

相比前作《我不是药神》切入民生的社会价值,《奇迹·笨小孩》更关注平凡人生中的内心驱动。作为一部在春节档上映的影片,它在观感上没有那么“痛”,底色里更多的是“暖”和“燃”。但文牧野没有把这个故事讲成煽情的励志鸡汤,甚至在全然没有反派的情况下,硬是凭借着导演的一把好手艺,将包括诸多类型片的元素与技法,融入这个现实题材主义当中,将一个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故事讲得笑中带泪,扣人心弦。

从早年《石头》《安魂曲》《battle》等短片,到《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的电影长片,文牧野始终是扎根现实的导演,同时他的珍贵在于,种种极其丰富的类型片视听语言,都成为他娴熟掌握的工具,而他对待电影和世界都抱着最大程度的真诚和善意。

比起艺术家,文牧野更想成为一名电影的手艺人。在知乎上,甚至有网友将《奇迹·笨小孩》评价为是文牧野一部“炫技”之作。他用纯熟的电影技法,弥补了命题作文自身携带的缺陷,无论是对演员表演的调教,戏剧冲突和节奏的安排,还是通过画面潜藏更深层次的个人表达,调和得精巧而舒适。前半程的轻松和温情,后半段的酸楚与高燃,导演在有限的空间里,把电影的能量做到了最大化。

事实上,文牧野自己的电影之路也是一段“奇迹”。

遇见电影之前,文牧野算是个“差生”,成绩班级倒数,染着叛逆的黄毛,高考290分。在一所三本院校就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后,他连考三年北京电影学院,硬是把自己的人生和电影关联了起来。

不久前,在电影路演的映后交流现场,有观众问文牧野,怎么看待自己电影路上的“奇迹”。文牧野说,“我当年到北京考了三年电影学院,看到过分数线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奇迹;后来拍上了电影,能上映,能被大家喜欢,也都是奇迹。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当初觉得做不到,后来又做到的事情,每完成一个事情都是完成一个生命中的奇迹。奇迹不是终点,奇迹是方向。”

路演结束后,文牧野接受澎湃新闻专访。

文牧野说导演不能演导演,文牧野导演主要成就(3)

《奇迹·笨小孩》剧照

【对话】

描摹“被淘汰”的群像,电影的主题是“家”

澎湃新闻:除了景浩兄妹的这条主线,电影还展现了一群失意者的群像,对于这支“死活找不着活的”的队伍,是怎么设置的?

文牧野:电影写的,还是相对比较底层的小人物,虽然他们的年龄、性别、出身、社会境遇都不太一样,但每个人能组成的阶层面有一定的指代性。我们最初在深圳的城中村,锁定了这样的一个群体,这些人物的设定,几乎是可以认为已经被社会淘汰了,比如说老人、残疾人、有前科的人,还有三和大神这种人。同时为了让景浩最后有一个异姓家庭的感觉,每一个角色又从年龄上判断他们能成为景浩的,比如爷爷、父亲、阿姨、表哥类似的角色。

文牧野说导演不能演导演,文牧野导演主要成就(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