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盛世武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功夫者APP 创始人柴国徽:
李小龙的功夫片放到现在播未必能那么火爆,而现在不叫座的电影在李小龙那个年代播或许可以卖出很好的票房,主要原因在于电影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了。
李小龙那个年代,观众选择少,电影更容易创造票房奇迹。而现在广电局一年收到送审的片子非常多,能上映的那些都是百里挑一的。除了这些专业院线的影片,还有各路网剧,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点太多了,而功夫片套路却大同小异,没有特别的亮点,很难吸引观众注意力,慢慢大家产生了审美疲劳。其实,不仅是功夫片有这个困境,很多综艺节目也如此。
其次,中国人很喜欢谈情怀,有情怀的电影大家接受度会高一些,情怀会随着每个时代的主题发生变化。从功夫片的剧情来看,无非就是有一方恶霸欺负良民,然后英雄挺身而出,一番磨练之后终于战胜恶霸,弘扬的是一种刚正不阿的反抗精神,更多代表着民族气节,个人英雄主义比较浓厚,但现在中国观众更喜欢与国家历史、国家利益、国家荣誉挂钩的情怀,比如《战狼》。
同样是打斗片,《战狼》的主角是国家和个人相加的载体,而《叶问》是个人和民族气节相加的载体,载体不一样,英雄的高度就不一样,电影呈现的效果和影响力就不同。
刚才提到时代不同,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再一个重要因素是观众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功夫片的真实性遭受质疑。信息时代,现代人对西洋文化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在不断提升,了解过西洋搏击的人,都会质疑功夫片的真实性。
现实中,用中国的咏春和西洋的搏击交战基本是打不过的,即使是咏春大师胜算都不超过50%。但电影出于剧情需要,一定是会安排咏春的主角赢,甚至少林功夫可以对刀枪。以前大家看功夫片会赞叹“哇,好厉害!”现在看只觉得“切,好假!”虚假的剧情让观众产生了逆反心理,慢慢就不想买单了。
提到电影的真实性,还得谈到一个电影特效的使用。现在的功夫片比起李连杰那个年代的片子,特效肯定是有提升的,但很多观众更喜欢看李连杰那个时代的功夫片,为什么?主要原因就在于那个年代的片子拍起来更简单、直接、帅气,讲究拳拳到肉的真实。现在通过特效制作的镜头,加了很多多余的动作一看就是假的,还有从这个楼跳到那个楼、一拳过去飞出十米远等镜头,整体的逻辑很违和。
可以说,工业特效的使用在根本上动摇了功夫片存在的价值。其实,越真实的电影越容易成为经典,尤其是功夫片,还是要传播一些真实的东西,普及习武文化以及中国功夫这门国粹,少一些过于浮夸的特效。
回归到问题本身,功夫片火不火不能以票房为唯一指标,如今口碑很高的功夫片也没有几个能超过10亿票房。这反映出功夫片在大众群体中火候欠佳,但是对于功夫片爱好者这个群体来说,功夫明星的新电影很多人都还是非常期待的,例如即将放映的《叶问4》,很多人都在关注,也有一些观众看了叶问系列电影去学咏春拳的。
所以说,电影火不火还是要看谁拍,看演员流量。甄子丹拍功夫片,即使票房不能重回昔日盛况,《叶问3》票房也突破7亿了。至于有人说的甄子丹不拍功夫片,此后功夫明星后继无人,我认为不太可能。如果新一代功夫演员用前辈的老路做功夫片那肯定不会被人记住,但不代表不会有新风格的功夫明星带着好作品势如破竹。
就像以前我们说李小龙之后功夫明星后继无人,那不出了李连杰和成龙吗?又有人说成龙过后功夫明星后继无人了,那不出现了甄子丹、赵文卓吗?有人曾断言吴京不可能超越甄子丹赵文卓,但是吴京现在火到什么程度,基本拍什么什么火。所以功夫片火不火,也是一样的,看天时地利,更要看人和。即便现实中武打演员能走到一线的确实屈指可数,群演中会武术的人很多,大部分只能当替身,但我认为他们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坚持,等待一个好剧本和契机的到来。
(机构观点 以上)
综合上述机构观点,前瞻经济学人认为,中国功夫片难再火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受众:从大众电影到小众情怀
首先要明确“功夫片”这一概念。中国香港电影研究界对此有一个比较实用的划分:一般而言,以古装刀剑为特征的是武侠片,以近现代拳脚为特征的是功夫片,以时装枪械为特征的是动作片。
功夫片以打斗为主,比较多暴力血腥镜头,同时受限于时代背景的单一剧情,决定了其受众偏狭窄的特征,本身就较难吸引女性观众,加上当今年代,越来越多电影的涌现,观众选择更多了,功夫片逐渐从大众电影演变成只受功夫片爱好者青睐的小众情怀电影。
票房:从万人空巷到举步维艰
几十年前的功夫片,可以以1毛钱票价创下1亿元票房。如今的功夫片前景不容乐观,就算是功夫巨星甄子丹,鲜花背后也充满了危机。
据了解,除了让他大红的《叶问1》、《叶问2》系列,仅凭内地票房就可以让制片方盈利之外,他的《锦衣卫》《关云长》《精武门》等电影,如果以内地票房来算,投资方竟是全面“亏损”状态。而《叶问3》虽然票房破7亿刷新了历史记录,却被曝账面亏损约5200万,还牵扯出电影业虚假票房黑幕。不知道《叶问4》又将如何?
剧情:从横空出世到创新乏力
功夫片怪才徐克导演曾讲,旧有功夫片衰落,其主要原因是观众已经看了太多相同模式下的功夫格斗,并且这种功夫格斗也很难再有新的表现方式令观众耳目一新了。
最早期的功夫片,为观众全新呈现了功夫这门传统的厉害绝技,但随着观众对同类型电影的接触愈加频繁,慢慢失去新鲜感。加上剧情上的硬伤,让很多观众感觉不是故事老套就是胡编乱造,以及影片对时下流行文化缺乏一些深入的理解和融合等,让功夫片距离观众越来越远。
拍摄:从拳拳到肉到越拍越“假”
反观如今电影发展的现状,以前讲究的是质,如今更求量。以前拍电影都是真功夫对打,往往一个镜头都要反复拍来拍去,力求为观众展现最完美的一面,但是如今的功夫却大多用特效来完成,即使不会功夫的明星也可以打的很“漂亮”,但却没了真实的一幕。
这也就使得如今的功夫电影再难见到李连杰、成龙那样拳拳到肉的精彩打斗,再也没有当初功夫电影的票房号召力。继而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功夫片的无人问津导致了功夫片及其相关制作体系的衰落,而这一体系的衰落又进一步导致了功夫片的无人问津。
观众:从重在消遣到追求体验
今天的观众喜欢用“大片”来形容一部电影动作戏丰富,特效做得良心。而这恰恰是传统功夫片不具备的。
传统功夫片已经无法满足这个时代下被好莱坞大片宠坏的年轻人,他们注重体验,比起耐心地坐在院线安静地看完那些拳打脚踢的戏码,他们更喜欢置身于3D巨幕特效营造的刺激世界里,享受那短暂、玄幻、忘却现实烦恼的两个小时。在科幻大片、动作大片强势霸屏的当下,投资商也宁愿将资金更多投资在这些电影上。
演员:从青出于蓝到青黄不接
以李小龙为代表的第一代功夫明星、以成龙、洪金宝为代表第二代功夫明星、以李连杰、甄子丹为代表的的第三代功夫明星,毫无疑问都是出类拔萃名声在外的好演员,而第四代功夫明星呢,目前还是打个问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功夫电影再难撑起票房,既然功夫电影已经不受待见,功夫明星青黄不接就成为必然。当甄子丹都要“弃剧”而去,功夫片这把火要烧起来就更难了,即使偶尔出现一些精彩作品,也难再现曾经的辉煌了。
以上便是本期前瞻经济学人APP对于“中国功夫片为什么不火了?”问题的解读。
北京盛世武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功夫者APP,是一款网络功夫教学的分享平台,可以学习国内外的功夫,武术、太极、软兵器、擒拿术、拳击类等课程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