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职务让很多人感到羡慕,虽然赚不了钱,但也能安安稳稳一辈子。
但关彦斌对此却并没有感到开心,相反,他经常会想到自主创业这件事情。
相比于过安逸的日子,他心里想得最多的便是外出闯荡一番。
直到1979年,在政策的支持下,关彦斌向单位请辞离开,开始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当时他去了二轻局家属之前经营的一个砖厂,准备在这里干出一番成就。
这场厂子在关彦斌接手之前,已经荒废了许久。
而他正好是那种喜欢挑战的人,当他接手这个厂子的时候,便发誓一定让厂子起死回生。
在正式开业前几个月,他从人员、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整改。
关彦斌不仅花重金请来专业人员来指导,就连机器也换成了最先进的版本。
一套操作下来,他钱包已经见底,兜比脸还干净,所有的希望全部放在了这家厂子上面。
成败在此一举,他每天都在祈祷着厂子能够起死回生,没想到还真的如他所愿。
因为付出了心血,且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翼翼,所以成功对他来讲是必然的。
当时他正好赶上了政策,在这个项目上小赚了一笔,但他的梦想并不只是这一个小小的砖厂,而是更大更广阔的平台。
创业失败后,第一任妻子和他离婚当他在砖厂获得成功之后,便开始想着发展其他的业务。
农业作为生活中的主要行业,让关彦斌再次看到了商机。
当时种地用的塑料薄膜供不应求,且村民们必须跑到几十里之外的地方去买,来回十分不方便。
关彦斌心想:如果他在当地开一家塑料厂,那岂不是正好赶上了市场刚需吗?
于是他在和妻子商量之后,便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投身于塑料行业。
他在创业的过程中,还结识了当时任哈尔滨日报记者的王作龙。
而关彦斌和张晓兰发生不可挽回的局面,王作龙所创作的书便是其中的导火线。
关彦斌将心思转移到塑料厂之后,没想到再次取得了空前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