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谁救的王生,画皮中的女鬼为什么要害死王生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3-04-27 13:03:04

佛家学说是蒲松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他是怀着一颗救世婆心,站在人民立场上进行善恶价值判断的,因而作品中的因果报应的情节结局,常常转化为表现人民群众愿望的浪漫主义手法,读起来不仅不觉得荒唐,迂腐、反而让人觉得饶有兴味。另外,故事中借助冥冥中的神佛力量实现情节的突转,如《画皮》中疯癫乞人施心救活王生,情节之奇特、想象之大胆让人击节叹赏,因为这些情节的突转契合着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期待。

画皮谁救的王生,画皮中的女鬼为什么要害死王生(13)

文末的异史氏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寤耳。可哀也夫!”这是借王生之事而发的警世之言。它表明了作者的立言本旨,是对作品中人物的言行心理、所写社会现象的洞幽烛微的抉发和恰切深刻的引申。从文中可以看出,“愚”并不是王生的主要性格特点,王生也不是作者借以表现自己思想的符号式的人物。《画皮》以荒诞的故事传达出丰富的生活哲理,其森森鬼气令人毛骨悚然,但骇然之余,也使人受到多方面的启示,这是《画皮》虽荒诞不经而读来却觉近情入理的一个原因。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谓:“《聊斋》一书,善读之令人胆壮,不善读之令人入魔。予谓泥其事则魔,领其气则壮,识其文章之妙,窥其用意之微,得其性情之正,服其议论之公,此变化气质、淘成心术之第一书也。”这段议论,指出了读书不应沉溺于其所写之事,而应领会事中之旨,事中之情,并从中受到启发与感染。它肯定了《聊斋志异》深微的用意,纯正的性情,公允的议论,高超的艺术,赞扬了它对潜移默化读者气质、陶冶升华读者情操的巨大作用。用它所指导的阅读《聊斋志异》的方法来阅读《画皮》,用它所评价《聊斋志异》的话来评价《画皮》,都是十分合适而贴切的。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