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波姚家井,王玥波乌盆记现场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3-11-17 14:03:37

本文作者以前在贴吧里发过的,

第一次大概是11年的年底,

小编再次发出来为的是

不要让这些珍贵的资料沉底

谢谢那些默默关注郭老师和德云社的老纲丝

谢谢你们...............

【 文字来源于@wysbob5 ,咪的兔编辑】

郭德纲上台鞠躬,感谢您对北京德云社的关注与支持。我这人挺怪,从小就跟同龄人玩儿得不一样,直到今天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不会跳舞,不会打牌,不会踢球,不会……人家会的我都不会。唯一的爱好就是说相声,相声是我最大的爱好!估计这也不好改了。

有人夸我说得好,我不承认,最多算是“朱砂没有,红土为贵”。我拿相声当命,所以至今心态很平和。艺术圈名利心挺重,但真成角儿极难,三分能耐,六分运气,一分贵人扶持。正所谓时也、运也、命也!

曲艺的生命力来自民间,曲艺的传承与发展同样离不开百姓生活这片沃土。前辈曲艺名家为我们留下的艺术财富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在努力发掘和薪火相传的基础上感悟生活,不断创新才是我们永久的追求。而与此同时曲艺的真实处境是令人堪忧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声的辉煌,似乎首先是一种政府行为。相声的特点与政府的需求合拍了,广播电视推波助澜,没法不辉煌。这是不是也得算作一种畸形发展呢?相声作为宣传喉舌教化工具生存,是否正常?是否其本来面目?合格的相声演员严重缺乏,许多演员没等学会就红了。美国总统四年出一个,好相声演员十年未必出一个。

许多演员对艺术知难而退、知难而绕,闭门造车狂妄自大。这些演员是不是对当前曲艺的尴尬处境负一部分责任?有关部门对相声的过份限制和无理要求也严重的阻挠了艺术的发展。

如某些业内人氏要求相声必须要有教育意义,使这一单纯的娱乐形式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再比如对语言的限制,八百多个不许说,可打开电视,电视剧里骂什么脏话的都有,*人放火强奸什么画面都有,就不怕对观众有误导?就不怕孩子们学坏?难道只有相声才有那么大的*伤力?

另外,对传统艺术的轻视也极大的损害了相声。众所周知,自清末至今无数的相声演员用自己的智慧缔造了相声。百十来年里,这些笑林高手们把中国语言里富有喜剧因素的结构技巧己经挖掘的差不多了,如果不继承这些宝贵的经验,而单纯的抛弃传统,异想天开的要创新,这是不是某些演员的无知呢?许多传统艺术的没落其实并非是创新不够,而是继承不够。

中国相声其实现在是国破山河在,但几乎无人说实话。每思及此,只得感叹有心*贼无力回天。自96年至今,北京德云社经险阻,历障碍,终于立稳根基,这其中当然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再一次向我的衣食父母致谢。翻检旧物,发现当年的演出场单,不胜唏嘘,十余年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走了穿红的来了挂绿的。看着当年的演出记录,我很感慨.....

广德楼时期

【广德楼演出约从2002年6月14始,记录不全,仅存以下场单】

2002年9月24日

1张金山 评书 《明英烈》

2何云伟 张铁力 相声《菜单子》

3李菁 张文良 相声 《抡弦子》

4张金山 快板书 《长安街上逛花灯》

5郭德纲 张文顺 相声 《树没叶》

【注:张铁力先生,相声前辈,后落在新疆。因老母在京,常来探望,彼时常合作演出,即捧亦逗,尤擅快板双簧,可称全才】

2002年9月26日

1张文顺 单口相声 《北京往事》

2张铁力 张文良 相声 《对春联》

3李菁 快板书 《劫刑车》

4张文顺 刘庆福 相声 《黄鹤楼》

5李菁 张铁力 相声 《五行诗》

6郭德纲 张文顺 相声 《树没叶》

【注:张文良先生,本名查良燮,系金庸先生族弟,因避母讳,故随张文顺名改艺名文良。为何云伟首位捧哏,2003年因心脏之疾辞世,郭德纲率全体演员吊唁, 火化之日,先生有子未来尽孝,何云伟搭尸相送。】

2002年9月27日

1李菁 单口相声 《打油诗》

2李文 快板书 《武松打虎》

3毛桂玲 京韵 《探晴雯》

4张铁力 张文良 《双簧》

5李文 李菁 相声 《学梆子》

6王惠 京韵 《连环计》

7郭德纲 张文顺 相声 《买金龟》

8赵桐光 京韵 《博望坡》

【注:毛桂玲,北京曲艺团白派京韵演员。】

2002年9月28日

1张金山 评书 《桃花庄》

2李畅 李菁 相声 《打灯谜》

3周玉峰 快板书 《武松打虎》

4刘文明 李治恒 相声 《杂学唱》

5张铁力 张文良 《双簧》

6夏盈盈 刘庆福 相声 《黄鹤楼》

7郭德纲 张文顺 相声 《文章会》

2002年9月29日

1张金山 评书 《周景龙投亲》

2毛桂玲 京韵 《黛玉焚稿》

3李菁 快板书 《雌雄剑》

4梁淑华 单弦 《武松*嫂》

5张铁力 张文良 《双簧》

6胡全琛 京韵 《活捉三郎》

7郭德纲 张文顺 相声 《白事会》

8赵桐光 京韵 《闹江州》

【注:胡全琛,刘派京韵演员,孙书筠先生弟子】

2002年10月1日

1张金山 评书 《朱元璋》

2何云伟 张铁力 相声《夸住宅》

3李畅 李菁 相声 《杂学唱》

4徐德亮 应宁 相声《大保镖》

5李文 刘庆福 相声 《黄鹤楼》

6张铁力 张文良 《双簧》

7郭德纲 张文顺 相声《文章会》

2002年10月2日

1张金山 评书《桃花庄》

2何云伟 姜岩 相声《菜单子》

3徐德亮 刘庆福 相声 《黄鹤楼》

4张铁力 张文良 《双簧》

5李文 李菁 相声《评戏新貌》

6李业明《口技》

7郭德纲 张文顺 相声 《白事会》

2002年10月3日

1张金山 《一言难尽》

2何云伟 张铁力《戏迷游街》

3李畅 李菁 《倒叫门》

4刘庆福 李业明 《学评戏》

5李文 徐德亮 《八扇屏》

6张铁力 张文良 《双簧》

7郭德纲 张文顺 《拴娃娃》

2002年10月4日

鼓曲专场

1李菁 单口相声 《抡弦子》

2唐柯 京韵大鼓《黄文下书》

3何云伟 张铁力 《戏迷游街》

4毛桂玲 京韵大鼓《遣晴雯》

5徐德亮 单弦《陷空山》

6李文 李菁 快板《长征》

7王惠 京韵大鼓《哭黛玉》

8郭德纲 张文顺 《醋点灯》

9赵桐光 京韵大鼓 《子期听琴》

【注:赵桐光,刘派京韵演员,桑红林先生弟子,被誉为小刘宝全】

2002年10月5日

1张金山 评书 《桃花庄》

2何云伟 张铁力 《五红图》

3徐德亮 张文良 《打灯谜》

4李畅 李菁 《福寿全》

5张铁力 张文良 《双簧》

6李文 李业明 《学梆子》

7郭德纲 张文顺 《大西厢》

2002年10月6日

1张金山 评书《箫何》

2何云伟 张铁力 《八扇屏》

3唐柯 京韵大鼓《连环计》

4李畅 李菁 《福寿全》

5胡全琛 京韵大鼓 《活捉三郎》

6徐德亮 单弦《陷空山》

7王惠 京韵大鼓《哭黛玉》

8郭德纲 张文顺 《卖布头》

9赵桐光 京韵大鼓 《博望坡》

2002年10月8日

1张金山 评书《小八义》

2李菁 快板《巧劫狱》

3张文顺 单口相声《测字》

4李菁 张文良《八扇屏》

5郭德纲 张文顺 《树没叶》

2002年10月9日

1张金山 评书《小八义》

2何云伟 李菁 《找堂会》

3张文顺 单口相声 《崇祯测字》

4李菁 张文良 《双簧》

5郭德纲 张文顺 《托妻献子》

2002年10月10日

1张金山 评书《小八义》

2王玥波 李菁 《八扇屏》

3邢文昭《臣不是龟》

4李菁 快板《王七学艺》

5郭德纲 张文顺 《怯大鼓》

6郭德纲 王玥波 《日本梆子》

2002年10月11日

1张金山 《民间故事》

2梁淑华 单弦《鞭打芦花》

3李菁 快板 《鲁达除霸》

4毛桂玲 京韵《探晴雯》

5李畅 张文良《打灯谜》

6王惠 京韵《孟姜女》

7郭德纲 张文顺 《杂学唱》

8赵桐光 京韵 《博望坡》

2002年10月12日

1张金山 《朱元璋》

2李畅 李菁 《学大鼓》

3何云伟 张文良《找堂会》

4吴越 阎冲 《怯讲演》

5李文 徐德亮 《八扇屏》

6王玥波 李菁 《买卖论》

7刘庆福 李业明 《学评戏》

8郭德纲 张文顺 《大上寿》

2002年10月13日

1张金山 《追韩信》

2唐柯 京韵《华容道》

3李雯 李菁 《学评戏》

4胡全琛 京韵《活捉三郎》

5徐德亮 单弦《陷空山》

6王惠 京韵《黛玉焚稿》

7郭德纲 张文顺 《找堂会》

8赵桐光 京韵 《子期听琴》

2002年10月15日

1张金山 《贵妃醉酒》

2李菁 快板《武松打店》

3张文顺 张文良《大相面》

4邢文昭 单口《好话不得好说》

5何云伟 李菁 《菜单子》

6郭德纲 张文顺 《羊上树》翻场《摸摸涮涮》

2002年10月16日

1张金山 《断后》

2王玥波 张文良《道法无边》

3邢克昭 《财迷》

4郭德纲 王文友《白事会》

2002年10月18日

1邢文昭 《刘罗锅》

2李菁 快板《王七学艺》

3毛桂玲 京韵《探晴雯》

4何云伟 张文良《学大鼓》

5王惠 京韵《《遣晴雯》

6谢士宾 赵龙军 《漫谈天仙配》

7郭德纲 李业明 《武坠子》

8赵桐光 京韵 《斩华雄》

2002年10月19日

1张金山 评书《传闻》

2李文 快板 《三打白骨精》

3李畅 李菁 《杂学唱》

4阎冲 邢文昭 《揭瓦》

5李文 张文良 《八扇屏》

6张文顺 刘庆福 《捉放曹》

7郭德纲 李业明 《大相面》

2002年10月20日

1邢文昭 《君臣斗》

2唐柯 京韵《黄文下书》

3周见纶 山东快书《武松赶会》

4胡全琛 京韵《连环计》

5李业明 《口技》

6徐德亮 单弦《无底洞》

7王惠 京韵《探晴雯》

8郭德纲 张文顺 李菁《扒马褂》

9赵桐光 京韵 《闹江州》

2002年10月25日(下午场)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君臣斗》

2何云伟 张文良 《大上寿》

3惠来 快板 《愁》

4王玥波 李菁 《吃元宵》

5王惠 京韵 《连环计》

6郭德纲 张文顺 《论梦》

7赵桐光 京韵 《子期听琴》

2002年10月25日(晚场)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君臣斗》

2何云伟 张文良 《戏迷游街》

3阎冲 李菁 《找堂会》

4李文 张楠 《学评戏》

5徐德亮 王玥波 《黄鹤楼》

6郭德纲 张文顺 《拴娃娃》

2002年10月26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君臣斗》

2李畅 李菁 《打灯谜》

3阎冲 张文良《卖父肉》

4张文顺 刘庆福 《捉放曹》

5李文 徐德亮 《学梆子》

6王玥波 邢文昭 《赌论》

7郭德纲 李业明 《拴娃娃》

2002年10月27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君臣斗》

2徐德亮 单弦《鞭打芦花》

3李菁 快板书 《劫刑车》

4胡全琛 京韵《子期听琴》

5何云伟 张文良 《学大鼓》

6王惠 京韵 《宝玉娶亲》

7郭德纲 张文顺 《寿比南山》

8赵桐光 京韵 《博望坡》

2002年10月29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赞马诗》

2何云伟 张文良《找堂会》

3惠来 快板书 《侃大山》

4李菁 徐德亮 《拴娃娃》

5郭德纲 张文顺 《白事会》

2002年10月30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和尚开荤》

2何云伟 张文良 《大上寿》

3惠来 快板小段

4徐德亮 邢文昭《大保镖》

5郭德纲 张文顺 《羊上树》

2002年10月31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和珅出世》

2徐德亮 张文良 《结巴论》

3惠来 快板书小段

4王玥波 邢文昭 《批捉放》

5郭德纲 张文顺《拴娃娃》

2002年11月1日(下午场)

1邢文昭 单口相声《臣不是龟》

2何云伟 张文良 《学评戏》

3惠来 快板书 《绕口令》

4王惠 京韵 《探晴雯》

5王玥波 李菁 《打灯谜》

6郭德纲 张文顺 《叹人生》

7赵桐光 京韵《赵云截江》

2002年11月1日(晚场)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臣不是龟》

2何云伟 张文良 《夸住宅》

3惠来 快板书 《愁》

4徐德亮 邢文昭 《打灯谜》

5王玥波 李菁 《规矩论》

6郭德纲 张文顺 《白事会》

2002年11月2日(下午场)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臣不是龟》

2李畅 张文顺 《报菜名》

3惠来 快板书《杨志卖刀》

4李文 李菁 《花的礼赞》

5徐德亮 张文良《大保镖》

6王玥波 李业明《双簧》

7郭德纲 张文顺 《红事会》

2002年11月2日(晚场)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臣不是龟》

2李畅 徐德亮《报菜名》

3惠来 快板小段

4李文 李菁 《花的礼赞》

5王玥波 张文良《规矩论》

6郭德纲 张文顺《托妻献子》

2002年11月3日

1何云伟 张文良 《三节会》

2唐柯 京韵 《博望坡》

3李菁 邢文昭 《开买卖》

4胡全琛 京韵 《子期听琴》

5徐德亮 单弦 《白蛇传》

6王惠 京韵 《宝玉娶亲》

7郭德纲 张文顺 《卖布头》

8赵桐光 京韵 《泗水关》

2002年11月5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君臣斗》

2徐德亮 李菁 《八扇屏》

3惠来 快板书 《小段》

4何云伟 张文良 《大上寿》

5王玥波 李菁 《批三国》

6郭德纲 张文顺 《歪唱太平歌词》

2002年11月6日

1张文顺 单口相声 《姚家井》

2何云伟 张文良 《三节会》

3徐德亮 惠来《抡弦子》

4王玥波 李菁 《八大吉祥》

5郭德纲 张文顺 《叹人生》

2002年11月8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圆梦》

2何云伟 张文良 《三节会》

3徐德亮 惠来《打灯谜》

4王玥波 李菁《大审》

5郭德纲 张文顺 《学小曲》

2002年11月9日(下午场)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臣不是龟》

2李文 张文顺 《八扇屏》

3惠来 快板书 《开心点》

4李畅 李菁 《福寿全》

5郭德纲 张文顺 《白事会》

2002年11月9日(晚场)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偷葡萄》

2李畅 李菁 《福寿全》

3何云伟 张文良 《大上寿》

4惠来 快板小段

5李文 李菁 《花的礼赞》

6徐德亮 王玥波 《绕口令》

7郭德纲 张文顺 《文章会》

2002年11月10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臣不是龟》

2何云伟 张文良 《夸住宅》

3惠来 快板小段

4徐德亮 王玥波 《黄鹤楼》

5郭德纲 张文顺 《羊上树》

2002年11月12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崇祯测字》

2徐德亮 张文良 《打灯谜》

3惠来 快板小段

4王玥波 李菁 《造厨》

5郭德纲 张文顺 《卖布头》

2002年11月16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臣不是龟》

2李畅 李菁 《菜单子》

3惠来 快板小段

4何云伟 张文良 《夸住宅》

5李文 徐德亮 《黄鹤楼》

6郭德纲 张文顺 《学电台》

2002年11月17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文昭关》

2何云伟 张文良 《戏迷游街》

3惠来 快板书 《真开心》

4徐德亮 王玥波 《黄鹤楼》

5张铁力 张文良 《双簧》

6郭德纲 张文顺 《卖五器》

2002年11月20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臣不是龟》

2徐德亮 李菁 《打灯谜》

3惠来 快板书 《名车谱》

4张文良 尚文和 《双簧》

5张文顺 邢文昭 《财迷回家》

6郭德纲 王玥波 《洪洋洞》

2002年11月21日

1邢文昭 单口相声 《臣不是龟》

2何云伟 张文良 《菜单子》

3惠来 快板书 《绕口令》

4徐德亮 李菁 《拴娃娃》

5郭德纲 张文顺 《白事会》

(2002年夏6月14开始,于北京广德楼演出曲艺。其间约在10月左右,曲艺界内部颇有些风言风语,令人不忿,遂于演出中现场加铺垫话。事过境迁,回首望去,当初言语未免过激。今录于此,以资挂记)

【某次演出垫话】

演出以来,全体演员精诚团结。当然,中途有退出的,比如有位老艺术家就提到:“台下人少哇,我那么大艺术家别丢人呐!”还有的人嫌钱少:“给的太少了,别地都给四十,你才给八十…”这位不识数!有句话说的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走了穿红的来挂绿的,沙里澄金,才留下现在这些位演员。

剧场也不容易,尤其天热时,开冷风,一小时一百四,一场演出光电钱得五百。虽说卖不上来,也得硬撑着。经理也想方设法搞宣传,那天在水牌上给我加了个小批“小万人迷”。吓了我一跳,赶紧找经理去了“这谁写的?”“我们剧场写的”“倒退八十年,历史上有俩万人迷,一个是相声八德里的万人迷,一个是八大胡同的万人迷,我比哪个?”经理乐了:“别着急,这是广告宣传,现在一场春雨过去,艺术家如同雨后春笋,人家好多人都是自已喊,有什么可怕?”话虽如此,我终觉不妥,便将广告牌擦了,转天一看,又写上了。

不久,消息传出,曲艺界有识之士们大为不满,纷纷拍案而起,准备兴师问罪。幸亏有人进言:不妥!此时正值十六大期间,国际气侯也是反对恐怖分子,过过再说吧!给他们带信的人又把消息带回,我一想,别等人家找来,自己先改了吧。往坏处改不就没事了吗?我改了吧,不叫“小万人迷,”改叫“真正孙子”,估计这么一改,好了,没褒贬了,同行们也不嫉恨我们了,可观众也不来了。

振兴曲艺,弘扬传统,吃苦不怕,受累不怕,不挣钱不怕,往里搭钱也不怕。真正可怕的是来自同行内部打来的黑枪,令人寒心呐!孔圣人教导我们:唯说相声的与小人为难养也!!

(细思往事,不胜感慨。当初广德楼聚集了京中所有曲艺迷,曾有人称此为曲艺圣地。后因种种原因于此罢演,漫天飞雪中,全体演员走出剧场,几许悲壮,几许哀伤。

一载后,当年演员中己发生巨大变化。文顺先生因食道生一瘤而入院手术,幸是良性。文良先生因心脏之症突离人世,闻讯后急率众人登门吊唁,家人之冷漠令人寒心,唯金环师姑痛哭之态至今犹存。文昭先生离开广德楼后未应任何演出,只待我重新聚众,每见先生,未免汗颜。青年演员中李文回了陕西,李畅回了汉沽。徐德亮进了一家文化公司,月俸三千。李菁进了某部队文工团,恰逢减员,仍需等待。何云伟已大学毕业,不时家中问艺,并已交女友,看上去挺幸福。桐光先生回津后不时献艺,津门观众颇有耳福,每于网上探知先生消息后,不服欣慰,曾与妻家中看望,师母盛情款待,偷见二老相濡以沫,令人感触良多。

我自离开广德楼,穿大栅栏也未再看一眼。某日复至此地,物是人非,百感交集。远远望见当年熟座李汝琪老先生正观水牌,摇摇头后,扬长而去。风中观老先生步履维艰,一时无语,那天只卖了四张票……………)

〔待续〕

王玥波姚家井,王玥波乌盆记现场(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