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759字
阅读完约5分钟
金融投资报记者 陈雨禾
在生活中,人们遇上了各种“不可思议”的事件时,总会忍不住感慨一句: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可随着近年来各种影视剧的推陈出新,曾经的“不敢写”似乎也越来越少:无论是后宫玄幻穿越仙侠等各种脑洞,亦或是职场生活家庭悬疑等各种细节,乃至律师公关中介漫画等各个行业,几乎就没有编剧们脑洞开不到的地方。
甚至有编剧连自己行业都不打算放过,像是近日突然爆火的网剧《传闻中的陈芊芊》,更是让编剧直接穿越进了自己的剧里……
那么,如今“宅经济”下的编剧行业,真实状况究竟如何?
1
“高光职业”成长艰辛
其中部分回报丰厚
在《传闻中的陈芊芊》剧中,作为编剧的女主角陈小千写好剧本后自叹“鬼才”,但因为资方、主演对剧本不满,于是在改与坚持之间纠结。
直到稿酬到位,卡上余额从五百多元变成两万多元时,陈小千的态度立马转变:“马上改!”于是,她在改完剧本后穿越到了自己剧中,并利用起编剧的“上帝视角”展开异世冒险……
剧集播出,引来了不少网友对于编剧行业的感慨:好的编剧太给剧加分了!
据微博
眼下,在不少影视剧的观众看来,国内影视剧单纯靠流量明星就想带动已是过去式,像是近年来引起现象讨论的《庆余年》、《安家》、《都挺好》等剧,在评价中除了往年常见的“演技在线”外,“剧情好看”更是在观众口碑影响中占比越来越大。
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邓女士就表示:如今观众对网剧的看法相比此前有很大改变,现在很多大火受到观众喜爱的,最为重要的三点,一是故事剧情,二是明星流量,三是制作精良。
其中,比起制作精良,观众更在意演员的演技及剧情本身。明星如果只有流量无演技傍身,好感度会降低。可以说,随着观众审美提高,“人带剧”走不长远,“好剧捧人”越来越凸显编剧大大们的地位。
也有网友好奇,剧中的陈小千都穿越了,竟然还急着回去收稿费,难道具有“上帝视角”的编剧行业真有那么赚钱?
“编剧大多都不是月薪制”,有业内人士向金融投资报记者举例,像是有些名气的影视编剧被人约稿,五千万左右投资的电影,可能会有一百万上下作为剧本创作的费用,如果电影的投资换成两三亿或是几百万,剧本费用自然也会产生波动;而电视上播出的影视剧约稿,一般24集左右的可能就是每集五万元左右,但不同剧差距可能很大,“上下没个准儿!”
《中国企业家》此前报道,一线编剧正常情况下每年收入几千万元,二三线编剧的收入逾百万元,“稍微勤劳点,也能收入上千万”。
不过,相比头部编剧的“名利双收”,大多数编剧却很难如此光鲜。
如电视剧《琅琊榜》的编剧海宴,有消息透露当时其稿酬约800万元;而《奋斗》的编剧石康则曾在博客中抱怨酬劳太低,随后导演赵宝刚透露,石康担任《奋斗》编剧时收入有七八十万元;再如,此前媒体报道,有些不知名编剧甚至“枪手”,一集收入可能只有几千元。
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编剧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专业编剧从业人数保守估算超过14万人以上,年度仅有3%编剧有作品得以落地播出,编剧从业者本身面临着竞争激烈、作品难以孵化落地的行业现状。
近日发布的《2019-2020中国影视行业青年创作者生态调查报告》则显示,报告中受访编剧税后年收入普遍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下,占比超过七成。而在不足一成的上年度年收入超百万高收入编剧中,超九成从业年限都超过7年,其中更有36%达1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