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后的董丽娜每年只回家2次,虽然与父母没有太多交集,但父母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她,尤其是不管条件多么困难,都会坚持让她去读书,尊重她的选择。
在盲校时,阅读改变了董丽娜,众多文学名著中《简·爱》对她的影响最深。主人公简·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她坚强,勇于追求平等自由的精神,让董丽娜深受启发,她立志要成为简·爱那样的人。
尽管学习成绩优秀,但一些悲观的论调时常萦绕在她耳边:“你们以后需要好好学习推拿,这是你们唯一的出路。”对此董丽娜并不认同,暗自下定决心,要走出不一样的道路。
但义务教育结束后,可供视障人士选择的专业种类很少。于是万般无奈下,2003年,董丽娜来到一家推拿店,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寻找新的学习机会。
她与多家普通高校联系,希望能有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遗憾的是,所有学校都拒绝了她。直到一所专门为视障人士提供英语函授教育的机构接纳了她,董丽娜又一次看到了希望。
02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至所归
2006年英语函授学习结束了,希望能够继续成长的董丽娜,迫切需要另一个机会。
一个偶然,她得知北京有一所名为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简称红丹丹)的公益机构正在做视障青年的播音主持培训。然而与该机构联系时,她被告知该项目早已结束。但她持续向红丹丹发送电子邮件和打电话,希望能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机会。最终,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红丹丹同意了她的请求。
机会来之不易,董丽娜临行之前,和父母说明情况。刚开始父母没有同意,他们认为这件事过于虚无缥缈,而且当时女儿的工作也相对稳定,如果放弃一切重新开始,担心女儿有失败的风险。
然而,董丽娜心意已决。为了让女儿能拥有自己想要的未来,父母同意了她的决定。他们深知这是女儿一直期盼的机会,也希望女儿获得成功。
到京后的第一堂课,让董丽娜对播音主持一触倾心。她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声音的魅力,老师那圆润而自然的发音让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而她的声音条件与表达能力也被老师称赞具有很大潜力,非常适合走播音主持这条道路。“当我了解播音主持后,就爱上了它,这些年没有想过放弃。”
学习过程异常艰难:对于视力健全者而言,面对镜子调整口型便能轻松应对,而对董丽娜,只能依靠耳听和触摸来学习。在备稿时,她无法阅读播音文稿,需要提前请人或借助电脑将文字读出,再逐字逐句地转化为盲文进行练习。面对这些困难,董丽娜并未退缩,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摸着盲文练习发音。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董丽娜以97.8分的高分获得了播音专业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达到了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新闻播音员的要求。优异的成绩,也让她获得了广播节目《心目影院》的嘉宾主持与后期音频编辑工作。
2010年,董丽娜又迎来了人生一个重大转折——报名参加了“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在一万多名选手中,她是唯一一位视力障碍者。朗诵的篇目是《永生的和平鸽》,她的声音温暖治愈,感染力十足。最终,董丽娜以总分第四名的成绩获得二等奖。
赛后,董丽娜向组委会老师们表达了希望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组委会老师推荐她到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读播音主持专业。中传接纳了她,给了她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的机会。但要最终拿到学历,必须通过北京市高等教育自考的本科考试。
2011年1月,董丽娜按照规定通过网络报名参加自学考试,却遭到了拒绝。工作人员表示,对视障人士无法提供盲人考卷。对此董丽娜无法接受。她认为自己虽然失去了视力,但仍然拥有自由选择未来的权利。这种权利不仅属于她一个人,同样也属于无数和她一样的人。
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董丽娜多次往返于监管机构,不断争取,一直未果。9月30日,董丽娜家乡的媒体站出来支持她,报道了她报名参加播音专业自考遭拒的困境。紧接着,各大媒体都报道了此事,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获得了参加自考考试资格。
通过自考,董丽娜逐渐摸索出学习方法,让自己更加高效,这也是后来她30多岁依然敢去考研的底气。时光飞逝,董丽娜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学习,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03
人生开始新的篇章
董丽娜在北京求学的那几年,父母时常打来电话询问生活情况。她不想让父母担忧,每次只报平安。
直到2015年,董丽娜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品味书香节目《丽娜品读时间》的主持人时,父母才从广播上得知女儿已换了工作,在北京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为女儿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祝福她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