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如今的富贵是因为对雍正有拥立之功。可是“夺嫡当夜”,隆科多更相信自己的多手准备。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之下,不要做任何决定,不见兔子不撒鹰。看不到宫外进来的谁,自己是不会轻易拿出诏书的。但如果当时进来的不是十三爷,而是程文运,那么自己手中的诏书就极有可能是传位于胤禵。
而这一次,关外铁帽子王爷们已经控制了京外两营,而胤祥已经病重了。这两手可靠的消息告诉自己,答案已经有了,可以做决定了。
虽然隆科多仍然表现出来了担忧,但是他更想再抢一次“拥立新主,以保家世”的红包。
隆科多是做了无数次反复比较衡量之后,才决定“拥立弘时”的。因为雍正捧弘历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事情了,即便拥立弘历,最后人家也是理所当然,自己并无功劳。
而弘时则不一样,本身更志大才疏一些,更容易被控制,而且也只有他可以得到胤禩一党的支持,虽然胤禩支持弘时的原因,或许隆科多并不知道得更详细,但是胤禩作为雍正的政敌,支持弘时,隆科多是可以理解的。
更何况此事若成,石破天惊。弘历在外,弘时在内,若说拥立,能分到最大的脏,当属拥立弘时。
但是隆科多毕竟也是久经宦场之人,他知道这事那是被胤禩等人搞成了谋反,那自己也就栽了。所以他做了两个“救赎”。
首先,言明自己是抚保弘时王爷的。言下之意,你们若是作出其他不轨之事,那就与我本意无关了,我甚至到时候可以直接和你们翻脸,这就是留的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后招;
其次,他利用自己身兼领侍卫内大臣和九门提督的职务之便,将*和巡捕营的人马换防了。既实现了雍正无法调*,又没有留带兵逼宫的口实。
这两步的实质用意是,即便“逼宫失败”,自己也不至死罪,更何况基本上不可能失败。
其实如果按部就班,就当时的形势而言,隆科多的胜算率很高。当胤禩千辛万苦逼宫成功之后,只能拥立弘时,然后“坐地分赃”。即便胤禩反悔,在内廷最终也是由手握兵权的隆科多说了算。
所以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万无一失”的计策,隆科多才大胆地怼雍正:“皇上,有什么话不可以好好说?”
但是太多的意料之外打破了隆科多的计划,使得原来万无一失的计划被彻底打乱。
就在最关键的时候,胤祥拖着病体被抬了进来。而且带进来的还有几位旗主王爷带来控制京外两营的将领。
这说明京外两营和京城防务,再一次落到了雍正手里,话语权一下子大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