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古堡后面改什么歌词,威廉古堡这首歌好学吗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10 21:06:39

CHAPTER3《止战之殇》

在很多歌迷心中,周杰伦的“黑暗三部曲”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黑暗三部曲”的前两首分别是《以父之名》与《夜的第七章》,第三首则是《止战之殇》。

威廉古堡后面改什么歌词,威廉古堡这首歌好学吗(1)

三部曲应当是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以父之名》与《夜的第七章》两首词作在手法写作上均侧重于叙事,篇幅长而华丽,风格阴沉,的确适合称为“黑暗姊妹篇”——这大约也是因为二者的词作均为黄俊郎之故。反观《止战之殇》《夜曲》《威廉古堡》三首曲目,无论在风格、内容还是写作手法上都异于前二者,所以将其中的任何一首并称为“黑暗三部曲”似乎均不妥帖。

这并不是说《止战之殇》不如《以父之名》和《夜的第七章》优秀。如果将拥有长篇叙事的后二者看成一部小说的话,那《止战之殇》无疑就是一首诗。歌词在最开始就是三句干脆利落的断句:“光,轻如纸张;光,散落地方;光,在掌声间隙中它慌忙……”

威廉古堡后面改什么歌词,威廉古堡这首歌好学吗(2)

通篇诗性的表达是《止战之殇》与“黑暗姊妹篇”最明显的区别。而更深刻的区别在于,《以父之名》和《夜的第七章》意图挖掘人性中的孤独与*,而《止战之殇》则将目光放到了现世,尽管是一个“非常态”的现世——它是一首披着流行音乐外衣的、彻彻底底的反战歌曲。它以战争前夕大人们“在座位上静静地看时间如何遗弃这剧场”为始,以孩子“醒来有面包当早餐”“口袋里有糖”的简单愿望为经过,最后又分裂出农夫“烧毁土地跟村庄终于拿起枪”的反抗结局与说书人“慢慢习惯放弃了抵抗”的顺从结局,清晰地勾勒出了战争的残酷与被战争裹挟的弱小人们的不幸命运。

只是,《止战之殇》犹有未尽之意。诗性的语句常常可以通过不同的断句方式表达出不同的意象甚至是含义,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在不改一字的情况下被后人演绎成了词、曲甚至是剧本,而《止战之殇》从标题开始就此留下了余地。止战之殇,是止“战之殇”,还是“止战”之殇?从反战歌曲的诉求来看,显然应当是反对战争之殇;然而从人类战争与反战的历史来看,似乎“反战”这一事件本身之殇显得更加真实,因为——

对于人类来说,反战是一个看起来天经地义,细细分析起来又让人困惑不已的概念。

止“战之殇”

从词源来看,战争(war)理当早于反战(anti-war)出现,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人类从神话时代开始就布满了战争影像:希腊罗马神话中几代天神的夺权与*戮、基督教神话中牵涉到三分之一天使的反叛、阿兹特克神话中充斥着血腥气味的太阳纪更迭,甚至是中华神话中黄帝、炎帝与蚩尤的中原角逐……可以说,人类文明就是从战争堆里走出来的。

威廉古堡后面改什么歌词,威廉古堡这首歌好学吗(3)

放下神话,人类信史依然写满战争。苏美尔、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关于这些古文明最惊艳的史诗,都与战争相关。后人耳熟能详的帝国名讳背后是整齐划一的金戈铁马,相比之下严格意义上的反战史,要等到大航海时代之后才逐渐清晰。18世纪时,欧洲各国的议会渐渐开始反思热衷了几个世纪的扩张运动,越来越多的议员对战争投了反对票,虽然他们从未否认,正是漫长的扩张运动缔造了欧洲列强的辉煌。

这些宏观历史似乎在提醒着人类,战争比反战更加古老、悠远与理所当然——相比于战争,反战更像是战争疲惫后的偶然产物。面对战争,人类真的更热爱和平么?抛开时间纵深,从战争与反战学科的发展程度来看,或许也能寻找出答案。

战争学,或者说是军事学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理论科学,几千年来,各个民族的军事家早已将其打磨得蔚为大观。以春秋时期的军事学圣典《孙子兵法》为起点,中国各朝的兵家著述如接力一般:战国时《吴子》、唐朝的《太白阴经》、明朝的《纪效新书》……近代以降,欧洲军事家又缔造了一场新的军事学发展高潮,克劳塞维茨《战争论》、马汉的《海权论》、索科洛夫斯基的《军事战略》、杜黑的《制空权》……

威廉古堡后面改什么歌词,威廉古堡这首歌好学吗(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