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段运昌,明朝年间济南府邹平县人氏,妻子冯氏,二人夫妻恩爱,孝顺父母,勤俭持家,在小镇上经营包子铺,有个儿子段新民,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段运昌夫妇省吃俭用让段新民去学堂念书,希望他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可是段新民不是读书的料,不过他为人勤劳,孝顺,常在包子铺帮忙做事。
段新民十六岁那年,段运昌夫妇两个准备帮段新民找个媳妇,等他成亲后把包子铺传给他,可是段新民读过书,头脑灵活,想做点小买卖,不着急成亲。
由于小镇离县城只有十几里,一家三口一合计,让段新民买些地方特产去县城贩卖,像什么红芽香椿、山药、水杏、柿子等,什么能赚钱就贩卖什么。
段新民很勤劳,不怕奔波劳苦,又读过书,买卖做不错,比开包子铺挣钱,段新民一边做着买卖,段运昌夫妇一边请媒婆帮他寻门亲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段新民十八岁那年,亲事也定了,准备半年后拜堂成亲,可是段新民出去做买卖,一去无回,在通往县城一片小山时,被劫匪*害。
劫匪虽然被抓,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是段运昌夫妇唯一的儿子没了,他们哭得痛断肝肠,几度昏厥,一夜之间,不到四十岁的段运昌夫妇二人老了许多,头发花白。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他们还得生活,他们本想再生一个,可是冯氏生段新民时难产,没了生育能力。
因为这些年包子铺,还有段新民做买卖挣了些钱,段运昌的父母还健在,他们让段运昌娶个妾室,冯氏虽然不愿意,但是为了延续香火,她也劝段运昌娶个妾室。
可是段运昌当着冯氏的面,跟他父母说:“爹,娘,你们不要逼我了,我有两个哥哥他们都有儿子,我娘子跟着我吃苦受累,也孝敬你们,我娶妾室怎么对得起她?”
冯氏感动得眼泪直流,段运昌的父母还是坚持,后来段运昌说:“爹,娘,孩儿不孝,我们想去县城开包子铺,在这镇上,到处都有新民的影子,我们实在是难受啊!”
就这样,段运昌夫妇去了县城,一则是他们在镇上睹物思人,二则最主要的是,段运昌怕父母总是跟自己说娶妾室的事情,索性去了县城躲个清净,逢年过节回来尽孝。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段运昌夫妇年近六十,可是岁月不饶人,两个人的身子骨,大不如前,冯氏大病一场,挣的钱都花完了,也不见冯氏好转。
冯氏说自己大限将至,能活到快六十岁,已经够本了啊,她劝段运昌不要浪费钱了,如果自己治不好,留下他一个人,身上没钱,又没力气做包子,将来怎么生活?
但是段运昌说:“娘子,你十六岁嫁给我,我们做了四十年的夫妻,我们同甘共苦过了这么多年,我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你从我眼前离开呢?
我准备把包子铺卖了,可是包子铺连着后面的两间房,要卖一起卖,卖的钱拿给你治病,留一点我们租房住,过一天算一天,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行。”
说完段运昌和冯氏抱头痛哭了起来,哭罢多时,段运昌准备去卖宅子,刚出门,忽然一个漂亮的姑娘说要买包子。
段运昌叹了口气说道:“姑娘,我的包子铺关张好几天了,以后不会再卖包子了,你去别家看看吧。”
姑娘皱了皱眉,看似很难过的样子,她行礼道:“老人家,可否让我去你家里看看大娘呢?我有话想和你们说。”
段运昌有些糊涂了,因为他根本不认识这个姑娘,说了没包子,她不仅不去别家,还要进去看他的娘子,这是何意呢?难道她会治病?
想到这里,段运昌将姑娘带回了屋里,坐在床边问冯氏感觉怎么样,说带了个姑娘来看她,冯氏心存感激,让段运昌扶她靠起来,问姑娘认识自己吗?
姑娘忽然跪倒在他们的面前说道:“大伯,大娘,多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姑娘的动作和所说的话,让段运昌夫妇大吃一惊,他们想着什么时候救过姑娘来着?
没错,他们开包子铺很多年,确实没少施舍给穷人,乞丐,流浪汉一些包子,但是要说救人性命,没有的事啊,二人忙对姑娘说,是不是搞错了?
忽然,姑娘不见了,二人吓了一跳,可是仔细一看,发现屋里多了一只飞行的燕子,叫了几声,又变成了姑娘,二人看得目瞪口呆。
姑娘连忙说道:“没错,我是燕子,你们可还记得,二十多年前,你们救过一窝儿燕子?其中就有我和我的孩儿。”
姑娘这么一说,段运昌夫妻二人想起来了。
二十多年前,段运昌夫妇还在镇上开包子铺,到了春天,天空飞翔的燕子很多,他的包子铺大门口上面就有燕子窝,也经常有燕子飞进包子铺里。
燕子古称“紫燕”,燕子进家寓意“紫气东来”,燕子在家里筑巢做窠,寓意“人丁兴旺、幸福美满”,所以段运昌夫妇没有任何驱赶燕子的意思。
可是有一天,镇上的无赖赖三来包子铺要了几个包子和粥,忽然一只燕子从屋里飞了出去,赖三突然说道:“段运昌,你家的燕子把鸟粪拉到我身上了,你看怎么办吧?”
赖三的肩膀上确实有鸟粪,段运昌赶紧帮他擦了,然后说道:“赖爷,您别生气,我给你赔不是了,今个的早餐钱,我给你免了,您要是还没吃饱,随便吃。”
可是赖三说:“你当赖爷我没钱吃饭吗?我这衣服刚买的,一会还要和人玩两把呢,鸟粪掉身上,不晦气吗?
要不这样,衣服你陪我二两,另外拿三两银子给我出晦气,一共五两,如果你不给,小心我砸了你的包子铺。”
段运昌知道赖三是个流氓地痞,游手好闲,什么坏事都能做得出来,做生意的最怕遇到这样难缠的人,于是他忍气吞声和赖三讨价还价。
最后段运昌拿出三两银子才平息了这件事情,他也清楚,赖三身上的鸟粪压根不是燕子拉的,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就当破财免灾了。
可是从学堂念书回来,十三岁的段新民知道这个事情后,气得不行,说要去找赖三理论,被段运昌夫妇给劝住了。
虽然段新民十三岁了,可他还是个有着稚气的孩子,他以为是燕子的鸟粪掉在赖三的身上,让家里赔了三两银子,他以前没少掏鸟窝,想拿燕子出气。
于是段新民看爹娘没在家,拿起棍子就捣燕子窝,捣了几下没捣碎,只看见门口有两只燕子飞来飞去,不敢进屋,鸟窝里面有小燕子叽叽喳喳的叫声。
这让段新民更加兴奋了,就在这时,段运昌从外面回来了,他看到儿子在捣鸟窝,赶紧喝止住,并且拿起笤帚把段新民打了一顿,冯氏在屋内闻讯赶来才劝住。
段新民见父亲生气,跑去学堂了,段运昌发现燕子窝被捣了个洞,一只还没长羽毛的小燕子眼看就要掉下来了,他赶紧搬来凳子,让冯氏扶着,帮着修好了燕子窝。
他发现里面有六七只还没长羽毛的小燕子,如果不是段运昌及时阻止段新民,这些可爱的小家伙,恐怕都会摔死的。
想到这里,段运昌对姑娘说:“姑娘,举手之劳,何必言谢呢?难道你修炼成仙?可喜可贺啊!我的娘子你也看过了,你若没别的事就请回吧,我还要出去办事呢。”
姑娘连忙说:“大伯,你是不是想卖掉包子铺和房子替大娘治病呢?”
段运昌大为震惊,姑娘怎么知道自己和娘子商量的事情?不过姑娘是燕子修炼成仙,能算到也不足为奇,段运昌只好叹了口气说是的。
姑娘递给段运昌一包东西,说道:“大伯,包子铺不用卖了,大娘确实在生病,但主要是积劳成疾所致,我这里有燕窝你拿着。
这可不是普通的燕窝,你撕一点下来,做成燕窝汤给大娘喝,她的病会好起来的,你也可以跟着一起喝一点,对你们的身体有帮助,不过不能多吃,过犹不及。”
段运昌也听说过燕窝,只是比较贵,都是有钱人家才吃得起的,他们都没吃过,见姑娘送如此大礼,还能让娘子好起来,对姑娘千恩万谢。
姑娘说:“你儿子的事情,我也听说了,那个时候我去了南方,而且我当时修为有限,也帮不了你。
再过三天,大娘的病好了,你回老家一趟,你们原来的包子铺改成了小饭馆,你们的儿子在里面等你呢,你们可以去见他。”
段运昌夫妇喜出望外,可是转念一想,儿子不可能活着的啊,儿子去世后,他们亲眼所见,将他下葬的,可是姑娘言之凿凿,难道是真的?
他们刚想细问,发现姑娘已经不见了,留下夫妻二人百思不得其解,可是他们不想回老家,因为父母,哥嫂都不在了,只有两个侄子在。
前些年他们经常来看望叔叔婶婶,不过每次来,都会想方设法借钱回去,但从来不还,段运昌觉得侄子又不是外人,将来还想指望他们呢,所以能给就给了。
可是后来段运昌和冯氏身体不好,包子铺的生意差了,没多少钱了,就没给,从那之后,两个侄子就再也没来看过他们了。
因为冯氏生病,段运昌曾经回去找他们借点钱,他们非但没给,还问段运昌将来的房子怎么办?如果答应把房子给谁,谁就借钱,还承诺给他们养老送终。
段运昌对他们很失望,不再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了。
冯氏见段运昌有些犹豫,她说道:“老头子,如果三天后我的病真的能好,说明姑娘说的是真的,我们就回去一趟吧,不去你们侄子家就是了。”
段运昌点了点头,打开姑娘的留下的包袱看一看,发现里面有一块很特别的燕窝,金色的,包袱中还有十两银子,夫妻二人甚是感动。
段运昌撕下一点燕窝,做了燕窝汤给冯氏喝了,冯氏让段运昌也喝点,可是段运昌说:“我现在身体挺好的,你先喝,等你病情好转后我再喝吧。”
可是冯氏说段运昌不喝,她也不喝,就这样两个人把一碗燕窝汤喝了。
三天后,冯氏身体康复,段运昌发现自己精气神比以前好多了,想起姑娘说儿子在老家等他们,段运昌夫妇起身往老家赶。
虽然冯氏已经恢复,可是两个人也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一路互相搀扶着,走起来有些慢,再加上要走一段山路,到镇上时已经快中午了。
到了他们原来包子铺前,已经成了一个小饭馆,可是发现有几个衙役站在门口,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小饭馆出事了?有官差在里面办案?
段运昌夫妇有些犹豫要不要进去,在门口来回走着,往里面张望。
忽然衙役走过来说道:“二位老人家,超过五十五岁了吗?如果没有的话,请去别的地方吃饭去吧,如果是的话,你们请进。”
还有这等奇事?走了一上午的路,他们真的觉得饿了,跟衙役说明了情况,衙役放他们进去。
于是二人携手进了小饭馆,发现里面人并不多,吃饭的都是和段运昌年龄差不多大的人,有男有女,有单人,有夫妻同行的。
他们以为有衙役在门口,你们应该有当官的,可是他们并没有看到穿官服的人,最主要是没有发现他儿子的踪迹,有些失望,此时小二问他们想吃什么随便点,不用花钱。
他们也没客气,要了几个家常菜,正吃着饭,忽然,一个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仔细打量了他们,然后问他们姓名。
段运昌夫妇看着男子也觉得有些面熟,连忙道出姓名,中年男子忽然情绪激动地说:“二位,随我去楼上的雅间一聚。”
段运昌夫妇一直在想中年男子是谁?到了楼上的雅间,男子忽然行礼道:“伯父,伯母,还记得二十年前的那个偷你们包子的小男孩小峰吗?”
中年男子的话,顿时让段运昌夫妻想起刚去县城开包子铺时的一件往事。
那是一个冬天,夫妻二人卖包子时,注意到包子铺对面不远处,有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一直注视着包子铺,一看就知道是这孩子是饿得不行了。
段运昌指给冯氏看,冯氏说她也发现了,提醒段运昌注意点,有可能是小偷,可是连续几天孩子都这样,孩子经常过来,只是远远地看着。
过了几天,冯氏在铺子里做包子,段运昌刚搬出一屉刚出笼的包子,那个小男孩飞快地跑了过来了,也不怕烫,抓起几个包子就跑了。
冯氏让段运昌赶紧去追,段运昌说:“娘子,这孩子看着挺可怜的,就几个包子而已,算了吧,就当我做好事了。”
冯氏瞪了一眼段运昌说道:“瞧你说的,我是那么小气的人吗?我们帮的人还少吗?我不是让你去追回包子,而是让你看看这个孩子到底什么情况。
他连续几天都这样了,今天突然跑过来拿包子,八成是遇到了难处,你追上去问问清楚,能帮我们就帮帮他吧,毕竟他还是个孩子。”
段运昌觉得冯氏说得有道理,夸赞了冯氏一番,就追了上去,边追边喊让那个孩子站住,孩子以为段运昌是来抓自己的,非但没停下来,反而跑得更快
把段运昌累得够呛,结果小男孩还摔了一跤,包子掉在地上,他捡起包子继续跑,就这样,段运昌还是没追上。
连续穿过几个巷子,段运昌发现孩子跑进了一个废弃的破屋,门口挂着破布,顺着破布的破洞,他看到里面躺着一个阿婆,面容憔悴,小男孩拿出包子递给了阿婆。
阿婆说:峰儿啊,你的手怎么受伤了?我们虽然穷,我宁愿你去讨饭,也不能去偷去抢啊,你要堂堂正正做人!奶奶不饿,你吃吧!
小男孩委屈地落了泪,但他说:“奶奶,我吃过了,包子都要凉了,你赶紧吃。”
段运昌惊呆了,他忍不住流下了热泪,小男孩看着只有七八岁,可是他多懂事啊,那么小还要照顾奶奶,明明很饿,却让奶奶先吃。
想到这里,段运昌连忙冲进去,不过小男孩吓坏了,小男孩以为段运昌是来抓他的。
阿婆见有陌生的男子跑了进来,顿时觉得不对,猜想包子是孙子偷来的,她连忙跟段运昌道歉,又问小男孩是不是做了坏事?
小男孩没有说话,委屈得掉眼泪,该如何给小男孩解围呢?段运昌灵机一动,他连忙对小男孩说:“小峰,你在我包子铺里面,擦桌子,扫地,忙了好几天了。
你说你要回家,我送你几个包子,再准备给你点工钱,怎么我一转身,你就跑了呢?害我一通好找啊!”
段运昌说完话,他从身上掏出几个铜板递给了小男孩,小男孩目瞪口呆地看着段运昌,充满了感激之情,段运昌又说:“小峰,以后你可要记得来帮忙啊。”
阿婆见小男孩还不说话,她说道:“峰儿,你还不谢谢这位大伯?”
小男孩连连称谢,段运昌说不用谢,劳动所得,是应该的,然后转身就走了,没走几步,小男孩跟了出来,在段运昌身后喊他大伯。
段运昌转回身,小男孩突然跪倒在地上说谢谢,段运昌连忙扶起他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以后你们要是饿了就去我的包子铺。”
接下来小男孩每天都来包子铺,段运昌痛失爱子不久,他们看着小男孩,十分欢喜,小男孩来到包子铺帮忙干活,扫地,收拾桌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段运昌夫妇不让他做,他非要做,他们就常和孩子说说话,交谈中得知小男孩名叫陈远峰,和奶奶相依为命,再多的小峰不肯说,他们也就没再多问。
一段日子的相处,段运昌夫妇又尝到了为人父母的滋味,段运昌让冯氏给小男孩买了衣服,还亲手给他做了鞋。
过了半年多时间,小男孩再也没出现过了,这让段运昌夫妇挺担心的,段运昌带了些包子,还有些生活用品去破屋找小男孩。
临行前,冯氏还说:“相公,别看小峰只有八岁多,但是乖巧懂事,还勤劳,又孝顺,要不你跟他的奶奶商量一下,我们收养他吧,把他的奶奶也接过来一起照顾。”
段运昌满心欢喜地去找小男孩,可是破屋里空无一人,段运昌有些失望,也觉得难过,他一打听才知道,阿婆已经病逝,小男孩已经被人接走了,从此杳无音讯。
想到这里,段运昌连忙问小峰这些年去哪里了?结果小峰的随从说道:“两位老人家,可不能称呼他小峰哦,他可是我们的县令陈远峰,陈大人啊。”
段运昌赶紧要俯身行大礼,陈远峰赶紧扶着他们,让他们莫要如此,有对随从说道:“你出去一下,我有话要单独和他们说。”
随从走后,只剩下段运昌夫妇和陈远峰三人,陈远峰忽然来到他们面前,跪倒在地说道:“小峰叩谢伯父,伯母二位的救命之恩。”
段运昌夫妇赶紧扶起陈远峰,说就是几个包子的事情,何必行此大礼?然后问他后来去了哪里,这些年过的怎么样?
陈远峰说道:“当年我的家乡闹饥荒,我们逃往县城,准备找在县城做生意的叔叔,我的父母为了我的奶奶和我,将吃食让给了我们,他们因此饿死在途中。
我们来到了县城,我的叔叔当时还未成亲,他辗转去了外地做生意,不在县城,我们没找到他,当时我的奶奶染病在身,我只能以乞讨为生,照顾我奶奶。
奶奶饥饿难耐,说想吃包子,我在你们的店门口徘徊多日,后来还是没忍住去偷了几个,当时大伯追赶我,我以为是去抓我,我吓坏了。
大伯到了屋里之后,奶奶教育我要堂堂正正做人,我即惭愧又委屈,幸亏大伯替我解围,还收了我,让我得以吃饱穿暖,若没有你,我可能会走上歪路。
半年多后,我的叔叔做生意回来,找到了我们,我的奶奶见到他最后一面后,就去世了,办理完奶奶的后事,我跟叔叔去了外地,没来得及和你们打招呼。
后来叔叔送我去学堂念书,他也娶妻生子,我后来金榜题名去了很远的地方赴任,也成了家,没办法来找你们报答当年收留之恩,前阵子我被委任到这里做县令。
刚到任事情繁多,再加上我和娘子刘氏成亲八年,她一直未能*生子,我的心情有些烦忧,后来我娘子跟我岳母去寺院祈福,途中遇到了一个姑娘。
姑娘让我娘子带话给我一句话:‘知恩图报,故地重游,途中遇难,贵人相助,查清原因,必有福报。’
我听了之后,顿时明白,姑娘的意思是什么,所以我就来了这里,你们曾经的包子铺,等了两天,终于等到了你们,还请你们不要责怪我。”
段运昌连忙说道:“陈大人不必如此,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你要不说,我们都忘记了,既然你已经见到了我们,祝愿你的娘子早生贵子,若没其他事情,我们想回去了。”
陈远峰连忙拦住他们说道:“二位老人家,我本不想提起你们的伤心往事,可是实在是我对不起你们,让你们痛失爱子,请你们听我把话说完。
实不相瞒,我和我的奶奶逃难途中,去往县城的路上,遇到了几个劫匪,虽然我们没钱可以抢,可是有一个劫匪说他没儿子,想把我抓上山给他做儿子,我宁死不从。
他们就要*了我们,后来是你们的儿子段新民恰巧路过,他奋不顾身地帮了我们,故意拿着身上的银两引开了他们,我远远的看到他被劫匪所*,却没有勇气去相救。
我们躲进了一个山洞得以逃脱。
这是我最近才查出来救我的人是谁,当年我胆小没敢和任何人说,如今你们的儿子已经不在了,你们若不嫌弃,我陈远峰以后就是你们的儿子,我替你们养老送终。”
陈远峰说完,再次跪倒在地恳求段运昌夫妇答应,否则长跪不起,段运昌虽然觉得高攀不起,可是想到曾经有意收养过陈远峰,曾经相处过半年之久。
他们又见陈远峰态度坚决,而且是燕子姑娘所撮合的,可能与陈远峰的娘子是否能身孕有关,就答应了,陈远峰将段运昌夫妇二人接到府中,认了他们做爹娘。
后来陈远峰的娘子经过燕子姑娘的医治,她生了三儿两女,燕子姑娘还暗中帮助陈远峰许多,他的仕途一帆风顺,后官至三品。
陈远峰夫妇让自己的一个儿子姓段,他聪慧好学,金榜题名,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他尊段运昌夫妇为爷爷奶奶,孝顺他们,段运昌和冯氏年过九十,才无疾而终。
(故事完)
声明:本故事旨在传承民间艺术,劝人弃恶行善,弘扬传统美德,与封建迷信无关,谢谢阅读,欢迎点赞评论。
笔者说:
段运昌的儿子和段运昌夫妇,都是心地善良的人,他们先后两次救了陈远峰,又救了燕子姑娘,在段运昌夫妇危难之际,燕子姑娘挺身而出,让重病的冯氏康复。
不仅如此,燕子姑娘还提醒陈远峰要知恩图报,告诉段运昌夫妇段新民当年去世的真相,后来陈远峰认了段运昌夫妇为爹娘,让他们有了后,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正所谓“行善之家,必有余庆,善良的人运气不会差”,从段运昌的经历来看,勤劳善良,知恩图报,孝敬老人,必有后福,这也是为人处世之根本,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