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回来了华晨宇,爸我回来了华晨宇钢琴谱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11 16:36:45

《天籁之战》是个挺神奇的节目

嘉宾的咖位不算最大,舞台特效也不算最华丽,却总能在一众音乐综艺中*出一条血路,贡献许多值得称道的现场,比如去年华晨宇的《齐天大圣》、《我的滑板鞋2016》,莫文蔚的《We Don’t Talk Anymore》等等,在当年度都是极度亮眼的存在。

《天籁之战》第二季

节目赛程已过四分之三,我们又听到了不少惊艳的作品,例如莫文蔚极致撩人而又充满故事回味的《有一个姑娘》,例如华晨宇用8-bit音效构建出的钢筋水泥森林下卧薪尝胆的《代号魂斗罗》,例如南无乐队主唱刘相松嬉笑怒骂间道出人生百味的《千年等一回》……

爸我回来了华晨宇,爸我回来了华晨宇钢琴谱(1)

可以说

《天籁之战》的音乐改编风格就是求新、求变。为了让一首歌获得二次生命,嘉宾们不惜大刀阔斧地重写、重编、再创作,让作品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出其灵魂内核。

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24小时的极限创作时间不至于太短,有打磨空间的同时,时限压力下创作者也会被逼入一个极为兴奋积极的状态中。二是音乐执行团队的高效协作与执行力,三,则是因为参与节目的嘉宾本身的企图心。莫文蔚真的有必要每期都唱跳结合满场顾盼生辉吗?华晨宇真的有必要把歌改得律动那么复杂那么难以掌控吗?没有必要。但他们还是这么做了。

而节目中目前让我最受震动的一首歌,就是上周播出的《爸,我回来了》。

爸我回来了华晨宇,爸我回来了华晨宇钢琴谱(2)

这首歌的原曲,可以说是周杰伦最具现实关怀的歌之一。这首歌让周杰伦的父亲遭受不少误解,但实际上这首歌唱的并非他自己的故事,而是他对社会问题的关切。用他独特Rap和R&B风格控诉着孩子面对父母家庭暴力时的无助与伤痛。

到了华晨宇这里,他用一种更加颠覆性与戏剧化的形式对这首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

全曲的大部分时间

与其说他是在唱,不如说他只是在“说”,用不同层次的情绪把孩童视角的家庭暴力场面与心理活动掷地有声地悉数展现。这种念白形式很少在流行音乐中用到,王菲曾有过一语成谶的《出路》,而比较接近华晨宇这次作品感觉的,竟是Laurie Anderson的《Heart Of A Dog》,是Lou Reed遗孀在其去世后制作的一部电影的配乐。当然Laurie Anderson没有像华晨宇一样大声呼喊,她的念白与音乐的结合呈现出的是她的思考、神经质、担忧与寂寥。


其中的共同点便在于,在电影化配乐手法下添加独白的做法,会加重作品的戏剧感,同时让听众能够极为强烈地感受到独白者的情感张力,产生这些故事来自其真实经历与场景的错觉,类似一种情景模拟。

爸我回来了华晨宇,爸我回来了华晨宇钢琴谱(3)

在编曲配器上,低沉的弦乐与单调而略显呆滞的键盘往复模拟着如暗室一般压抑的家庭环境,模拟着让人透不过气的阴沉与恐惧情绪。这是极度电影配乐化的手法,把环境模拟好,“演员”便可出场。

可以说,这首歌的成败,依靠的就是华晨宇声音的“演技”。正如莫文蔚的夸赞一般,华晨宇的演绎非常成功,从漠然到逃避到脆弱到迷茫到愤怒,他在独白中展现出的情绪线条清晰可闻。

更妙的点在于,如果他截取的点仅仅是“孩子目睹家庭暴力时的恐惧”,这情绪不过出于亲历旁观者的二手感受。华晨宇选取的冲突点则是“自我怀疑”的极度恐慌——他选择在结尾处渲染“你要我怎么跟你像啊!”,用四次不同情绪的反复,从怨恨到迷惘到愤怒到惘然,其中蕴藏着更深的价值迷茫,是一个孩子在目睹了本应成为榜样的父亲的恶行之后,对“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挣扎,让最后的段落从家庭暴力外化成一个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恐慌呐喊。而这是暴力除了带给人恐惧之外更深层次的心理伤害。

这样的处理也拓展了这首歌给人的共鸣点——家庭暴力可能并非人人都经历过,但在威权影响之下对价值的摇摆、挣扎与迷茫却几乎是每个人多少切实经历的困境。这也是为什么现场观众在聆听结束后会如此沉默的原因之一,也是许多听众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说的震撼的原因之一,因为那种愤怒背后的无力感,最是切肤之痛。

爸我回来了华晨宇,爸我回来了华晨宇钢琴谱(4)

而这种把隐藏的伤口撕开的做法,也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家庭暴力的恐怖。这首歌播出至今,得到了众多主流媒体和公检法政务媒体的关注。希望在电视舞台上的这般演绎,足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家庭暴力问题,关注到每一个孩童成长环境中应有的纯净呵护。

这也是我们必须持续发声、持续歌唱的意义之一。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