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镶嵌修辞格运用于偶对,由来已久。早在楹联成为独立文体之前的魏晋时期,《晋书》所载葛隐以“日下荀鸣鹤”对陆云“云间陆士龙”,已肇其端。明清以来,运用渐多,或嵌地名,或嵌人名,产生一些脍炙人口的佳作。而在运用手法上也花样百出:就所嵌字而言有整嵌、分嵌之别;就所嵌位置而言有横嵌、竖嵌之分,竖嵌又有鹤顶、雁足等格;此外还有插嵌、递嵌、暗嵌等名目。诗钟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一般为七字句,其嵌字格分类很细,达五十多种。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逞奇斗巧,臻于极致。
嵌字联以嵌得不露痕迹、自然贴切为佳。如《对联话·杂缀三》载胡盛汶撰丁未春联:
丁此时艰须努力;
未应国事竟灰心。
长沙也可园嵌字联:
也不设藩篱,恐岁月畏人拘束;
可大开门户,就江山与我品题。
袁少枚题半闲园联:
半市半乡,半读半耕,半士半医,世界本少全才,故名曰半;
闲吟闲咏,闲弹闲唱,闲斟闲酌,人间尽多忙客,而我独闲。
广东潮州韩江酒楼联:
韩愈送穷,刘伶醉酒;
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此联连用四位与诗酒相关的历史名人,并在首尾嵌“韩江酒楼”四字,可谓巧思。
陶镛题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联: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此联嵌“平湖秋月”四字,非常自然,嵌而不觉其嵌。
从赠联对象方面来说,嵌字联具有指向的唯一性;从撰写者方面来说,又“因难见巧”,展示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所以嵌字联受到不少作者和读者的喜爱。但这种联终非正格,容易伤于小巧。
当今嵌字联有泛滥的趋势,不少作者以嵌字为能事,复以嵌字为能事毕,一嵌了事,内容是否贴切,甚至语意是否通顺,都无暇顾及,其下者不知所云,欲示巧反彰其拙。吴恭亨在《对联话·杂缀三》中说:“对联嵌字似少落下乘,然亦有二佳点。一、甲题不能移用乙题。二、悬一鹄嵌字,思路易入,不至于泛滥失归。”他说的“甲题不能移用乙题”,即指向的唯一性,有一定道理。但说“悬一鹄嵌字,思路易入,不至于泛滥失归”,则是缺乏才思的情况下取巧的办法。撰联和写诗文一样,要有思路,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依赖嵌字避免“泛滥失归”,偶一为之未尝不可,以为常法,则其才情枯竭可知矣。
古人重礼,绝少嵌人名,因为对于平辈尤其是对长辈,称名是不敬。如今时代不同了,对名讳不像旧时那么讲究,一般人只有姓和名,无字与号,称名不可避免,尤其对公众人物或想成名的人来说,“名”出现越多,名气越大,他们越受用。这种社会心理的变化,是嵌名联盛极一时的重要原因。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但在日常交往中,直呼其名还是不礼貌的。楹联属传统文体,应该继承传统美意,如果对方是传统文化圈里的长辈,建议还是慎用嵌名联。常识背后有常理,可以设想一下:当您拜访一位老先生的时候,您会直呼其名吗?如果会,送一副嵌他名的联也无妨;如果当面是恭恭敬敬地称他为“某老”、“某老师”、“某先生”的,那就要想一想嵌他的名是否合适,他本人是否乐意。尤其是用于尊长的挽联,嵌名实在是不合适的。
二、谐音、同音、同韵谐音是在字音上做文章,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这种修辞手法很早就运用于楹联。明代李绍文撰《皇明世说新语》载,学者程敏政自幼聪颖,十岁时以“神童”被荐入京,时任大学士(相当于宰相)的李贤爱其才,想招他为婿。一次筵席上李指莲藕出句,程随口对答:
因荷而得藕;(李贤出句)
有杏不须梅。(程敏政对句)
“荷”谐音“何”,“藕”谐音“偶”,看字面义是个陈述句:藕为荷之实。另一层意思却是问句:因何而得佳偶?“杏”谐音“幸”,“梅”谐音“媒”,字面意思是:有杏子就够了,不需杨梅。实际意思是:我有幸得到您的垂青,愿意做您的女婿,不需要托媒说亲。两层意思都非常自然贴切,而且“荷”、“藕”都是草字头,“杏”、“梅”都是木字旁,可谓天成巧对。
再看一副著名的谐音联,有说是明代陈洽所对,有说是清代纪昀所对,估计是民间高手的作品: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橹速”谐音“鲁肃”(三国时东吴大臣),“帆快”谐音“樊哙”(西汉大将),“笛清”谐音“狄青”(北宋大将),“箫和”谐音“萧何”(西汉初年相国)。字面意思是:两只船一起行进,摇橹的不如用船帆的快;各种乐器一起演奏,笛声虽清,但比不过箫音谐和。实际意思是:鲁肃不如樊哙,狄青难比萧何。上联说文臣不如武将,下联说武将不如文臣。
同音,是指使用同音字构词,达到一种特别的声韵效果。它与谐音的区别是:谐音语意双关,而同音则没有双关义。如李调元应湖南候补道对: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利用“李”“鲤”、“风”“蜂”同音,字音重复而字形、字义不同,从而产生奇趣。
又如清末某水兵巧对李鸿章联:
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
泥污尼姑,尼洗泥,泥净尼归。
利用“冰”“兵”、“泥”“尼”同音作联。
三、缺字、隐字缺字和隐字是两种比较特殊的手法,用例不多而名气较大,在此略做介绍,聊备一格。
缺字就是在楹联中空出一字位置,让对方或读者去猜测填写。一个有名的用例见载于冯梦龙《古今谭概》:有个叫吕升的小孩,读书不少,聪慧异常。一日,吕升和同伴路遇浙江巡按杨季任。杨见其机灵,便出句令对。吕升随口对答,却缺最后一字不说:
童子六七人,毋如尔狡;(杨)
太守二千石,唯有公□。(吕)
上联是太守调侃吕升。“童子六七人”,语出《论语·先进》,指吕升和他的小伙伴们;“毋如尔狡”,用《诗经·郑风·狡童》“彼狡童兮”句,意谓没有其他小孩像你这么顽皮的。吕升所对下联,首句切合对方身份,因汉代郡守年俸二千石,后世以“二千石”作为郡守的代称;次句缺一字,杨问何故,吕升答道:“大人如果给赏,就填个‘廉’字;不给,就填个‘贪’字。”杨大笑给赏。《对联话·谐谑》也记载了这个故事,说是常德陈某对“知府某君”,大概是流传过程中换了主人公,这是民间传说常有的事。
另一副有名的缺字联是四川一位文人为袁世凯撰的挽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年。
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楹联常识。此联上联五字,下联六字,显然不合楹联格律。有人问作者:“千古”可对“万年”,“袁世凯”怎么能对“中国人民”?作者答道:“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啊!”大家恍然大悟,无不佩服作者突破常规的巧思。
隐字指故意隐去想要使用的字眼,但可通过其他字推断出来。诗中有隐字诗,如相传明代某女子因丈夫纳妾而吃醋,作诗赠夫云:“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当家。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与茶。”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诗中把“醋”字隐去,实际上正是表达浓浓的醋意。隐字联与此同一机杼。如有一副对联嘲讽名为“吉生”的庸医: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上联隐“吉”,下联隐“生”,正好是庸医的名字;而联意则讥讽其医术差劲。这种隐字联实际上类似于歇后语。
《对联话·谐谑》载有人撰联作弄续立人(林则徐的下属):
尊姓本来貂不足;
大名倒转豕而啼。
上联用“续貂”典故隐其姓“续”字,下联用《左传》“豕人立而啼”语隐其名“立人”。
钱谦益在明末任礼部尚书,后降清,任礼部侍郎;晚年自号“逸民”,把自己住的地方称为“逸老堂”。有人给他题写一联:
逸居无教则近;
老而不死是为。
《孟子·滕文公下》:“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论语·宪问》:“老而不死是为贼。”此联用这两个典故而隐去几个字,实际上是骂钱谦益是“禽兽”、“贼”。
相传旧时某文士家境贫寒,除夕自撰春联曰: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上联隐“一”,谐音“衣”;下联隐“十”,谐音“食”;横批隐“东西”。全联意为:缺衣少食,没有东西。顺便说一下,有人把这个故事附会到北宋名相吕蒙正身上,从语音学的角度看是不可能的,因为宋代“一”为入声,“衣”为平声,二字声音相差很大。这应该是较晚时候北方人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