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构想了一系列当时看起来匪夷所思的高科技产品,例如戴在手腕上的“电视手表”、会与人下棋的机器人,在当时的出版方与成人读者看来,这些设想不啻于狂想呓语,只有孩子们才会相信这一切。
时至今日,当我们拿着“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看着AlphaGo大胜柯洁与李世石的新闻时,当年那些只有孩子们相信的“狂想呓语”都已经成为现实。也许,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正是打开未来世界的钥匙。
据国际权威调查显示:在被调查21个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想象力则位列最后。这暴露出一些幼儿家长总是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视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对待和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保护珍贵的、具有创造力的萌芽,而被誉为“最强科普动画”的海尔兄弟就在源源不断地提供“土壤”和“养分”。
“土壤”即内容场景,从1995年版动画片到2018年版动画片再到海尔兄弟星球APP,海尔兄弟始终坚持0 级内容标准,拒绝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将知识和趣味有机融合,通过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广泛的场景,为孩子提供健康、科学的益智内容。
“养分”即价值导向,在海尔兄弟的世界里,成绩不是评判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人人都可以是小科学家、小艺术家。海尔兄弟不是直接灌输标准答案,告诉小朋友“是什么”,而是启发小朋友探索“为什么”,用交互的方式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主动求知。
继动画片、海尔兄弟星球APP之后,日前,海尔兄弟又推出“向宇宙许愿”儿童开放性知识问答活动,继续陪伴小朋友的智慧探索之旅。
在这个H5形式开放性知识问答中,小朋友需要解决“如何将一颗只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动植物,且阴云密布见不到阳光的星球,改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新家园”这一问题,然后录制语音上传。收听了小朋友的语音留言,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脑洞,奇思妙想可谓层出不穷。
“我们可以在宇宙中找到一颗冰块冻成的大彗星,用火箭把它推到这个没有水的星球上,穿过大气层,它就会变成雨水落到地面。”一位小朋友回答道。
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位小朋友的答案好像颇有道理。彗星确实是由水、氨、甲烷等冻结的冰块和夹杂许多固体尘埃粒子的“脏雪球”。然而,就算可以用火箭推动,彗星也多半会在星球的大气层中因为高温而完全蒸发。
但是,海尔兄弟发起这次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征集科学的解决方案,所谓的“开放性”,恰恰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即使小朋友提出的办法并不一定可行,但这个答案却是小朋友在理解“水是生命之源”的基础上,用心地查阅了天文学的相关知识,了解到彗星由冰组成,又了解到物体穿过大气层时会历经高温烧灼,之后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建立了一条“彗星-大气层-降水”的思维链条回答出来的。
通过开放性的问答,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不仅能调动孩子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知识链条与思维体系的逐渐养成,这才是海尔兄弟举办开放性知识问答活动想要达成的效果。
随着活动的深入,还会有哪些颇为大胆和新奇的想法涌现,不妨让我们持续关注。